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English 简体
新聞稿2014年7月18日
圖片下載

書展年度作家董啟章

盼建立「後衛文學」守護歷史
 
  香港書展年度作家董啟章,昨天(7月17日)以「文學生活 - 寫作、自我與世界」為題,舉行首場分享會。
   

2014718 – 第25屆香港書展特別邀請董啟章先生為「年度作家」,表揚他過去20多年在文壇的卓越成就和貢獻。昨天(7月17日)舉行的首場年度作家分享會,場內座無虛席,過百書迷熱切期待了解更多董啟章的創作心得,以及他對本港文學發展的看法。


董啟章會出席書展三場分享會,主題分別為「文學生活 - 寫作、自我與世界」、「行動生活 - 文學與現實生活」,以及「默想生活 - 文學與精神世界」,彼此互有關連,他呼籲書迷全程參與「三部曲」,體會當中演進。

文學重視的是「意義」

講題之中的「行動生活」及「默想生活」,是出自猶太裔政治思想家阿倫特,董啟章予以解釋,指前者積極回應外在社會,屬於世俗的、短暫的、多變的;後者則持續追求內心轉化,屬於超越的、永恆的、不變的。

至於「文學生活」則是來自董啟章本人的概念,「其實甚麼才是文學生活?是否常常帶著文學書去咖啡室坐坐看看?或許這是其中一種。」在董啟章眼中,文學重視的是「意義」,而非「目的」,「意義不同目的,例如目的是賺一百萬元,但是那賺來的一百萬元未必具有意義,視乎最終用途;文學追求的,是對身處世界具有意義。」他承認,如果單從功利角度考慮,文學或被視為「無用」。

「後衛文學」有助見證時代

談到文學的作用,董啟章承著世界盃熱潮,帶出「後衛文學」概念。他認為作家在社會上往往扮演後衛角色,「守護後方,不要衝得太前」,特別是如小說等形式,由於創作生態所限,未必能夠即時回應世界,「寫作時間較長,之後才展開閱讀,再慢慢形成回應,速度非常之慢,不能立即擔當革命性的角色」。他個人非常期待「後衛文學」的誕生,並期望最終能夠發揮「歷史守護」、「時代見證」的關鍵功能。

 

作家往往是書迷的偶像,書迷往往亦十分好奇,哪些作家對自己偶像的寫作歷程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董啟章在分享會上亦提到一些有份「創造」他的人物,包括普魯斯特、卡夫卡、佩索亞、歌德、大江健三郎,以及薩拉馬戈等。

 

綜合來說,董啟章所提到的作家代表著兩條不同路線,其一側重於內在情感世界,以想像取代真實,作家在世時未必知名,生命也較短暫,屬於以生命換取文學的類型;另一則傾向於外在行動世界,以理性為指導,表現出對現實的關注,甚至以寫作介入公共領域。兩條不同路線隱隱緊扣起有關「默想生活」及「行動生活」的討論,董啟章則將自己定位為「這樣的文學血緣雜交底下的混血兒」。
 

文學是作者贈予世界的禮物

談到「寫作、自我與世界」,董啟章與現場書迷分享了一個關於「送禮」的概念,相信文學作品的本質就是禮物,是作家無償贈予世界的。他以一個比較極端的情況,進一步闡述文學作為禮物的本質,「很多作家還未完成作品便已離逝,或如曹雪芹一樣,根本無法親身見到其作品《紅樓夢》廣受世界重視,對於作品以外種種,他們既不知道,亦得不到。」

 

不過,董啟章表示,文學並非一般禮物,有些可能會比較怡人,另一些則給人帶來困擾,而情況往往以後者居多。他更以希臘神話中的「潘朵拉的盒子」比喻文學作家的禮物,指出兩者同樣會為人類造成恐怖。

 

「文學對世界而言亦可視為一種襲擊,一種令人措手不及,防不勝防的冒犯和衝撞。」但他相信,如同希臘哲學家阿里士多德對希臘悲劇的描述,憐憫和同情將會伴隨恐怖出現,並最終達致精神上的滌淨,幫助人們日後面對同類事情、克服同樣挑戰。

 

年度作家分享會演詞﹕http://hkbookfair.hktdc.com/docs/2014/authorofyear1.pdf
香港書展網頁www.hkbookfair.com
香港書展視頻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mLc9w39VONcrTqV9bI3NuqykQFPTfhfT

傳媒查詢

新聞界如有查詢,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媒及公共事務部:

吳健文         電話:(852) 2584 4393     電郵:billy.km.ng@hktdc.org

詹雅詠         電話:(852) 2584 4514     電郵:irene.nw.chim@hktdc.org

鄭釗平         電話:(852) 2584 4395     電郵:joshua.cp.cheng@hktdc.org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