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English 简体
新聞稿2012年7月21日

溫瑞安:武俠小說可走出黃金大道

  20120721-2b.JPG
  久未露面的武俠小說大師溫瑞安於香港書展開講,暢談武俠小說與電影。
  20120721-1a.JPG
  溫瑞安的講座吸引大批讀者,現場座無虛席。
   

2012年7月21日– 武俠小說大師溫瑞安「重現江湖」。已經十多年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的他,周三(7月18日)親臨香港書展開講,以「武俠小說與武俠電影— 雷鋒還是雷人?」為題,暢談他對武俠小說與電影的看法。 

有人形容武俠小說和電影是明日黃花,已走到盡頭,溫瑞安並不同意。「現今社會俠情猶在,武俠題材仍可走出黃金大道。」 

憑著一份俠情,溫瑞安寫了52年武俠小說,人生中的高低起跌無損其創作熱情。8歲那年,他創作第一部長篇小說《龍虎風雲錄》,被同學廣傳。「當時已有人告訴我,武俠已死,但現在電視、電影、網上仍在播武俠片。」 

為甚麼以「雷鋒」、「雷人」為講題?溫瑞安這樣解釋:「武俠小說創作有前人壓頂,難以超越,加上發展前景被視為『日落西山』,入行需如『雷鋒』般勇敢,抱有大無畏精神;現在的武俠片拍得『雷人』(令人震驚),經改編後電影難找到原著的影子,只重特技,不夠俠情,加上合適的演員難求,容易跟原著貌合神離。」 

看似窮途,他卻認為武俠創作仍然是黃金大道,即使現時很少報章連載武俠小說,但網絡和電玩遊戲普及,為武俠小說提供了更多發表渠道,稿費亦可能較報章更多。加上網絡世界接觸面廣,作者容易找到伯樂。 

要圓作家夢,熱誠和毅力不可或缺。溫瑞安19歲時創辦詩社,同年開始寫其代表作《四大名捕會京師》。「當年沒錢,只好靠在醫院工作的朋友帶食物來接濟,好一段時間每天吃5餐公仔麵。」 

他續說:「寫作好比愛一個人,或喜歡一件事,本來便不是為錢而寫,為何計較前途?可能是寫了後便見前途,這是面對逆境時的俠情。」 

溫瑞安形容,每次稿件刊登及出版均獲版稅,等同累積財富,支持創作人的生活。他亦練得一身好功夫,現在每小時能寫4,000字,在渡輪、地下鐵、快餐店也可以專注寫。「因陶醉過程,所以寫稿特別快。」他以金庸和古龍為例,勉勵年輕人堅持理想。「當年金庸任職報館社長,收入不高,而且工作繁忙,在沒有網絡工具的幫助下,每天要寫社論,同時又寫連載小說,成為經典;古龍的作品也具個人特色,與金庸成分野,闖出另一片天。」 

談及武俠小說的發展,溫瑞安說,現時兩岸三地都有不少具潛力的年輕作家,但卻面對作家多、讀者少的困局,「網絡發達,每個人只顧在網上發布資訊,已較少看別人的作品。」 

溫瑞安至今有800多部著作,改篇成電影和電視劇的有40多部,其代表作《四大名捕》近日再被改篇成電影。 

講座錄影片段足本已上載到香港書展網頁www.hkbookfair.com,歡迎讀者隨時重溫。 

傳媒查詢
香港貿發局傳媒及公共事務部
鄭悅朗    電話:(852) 2584 4393         電郵:gabrielle.yl.cheng@hktdc.org
關永祥    電話:(852) 2584 4395         電郵:osbert.wc.kwan@hktdc.org

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成立於1966年,是專責推廣香港對外貿易的法定機構,服務對象包括以香港為基地的貿易商、製造商及服務供應商。我們在世界各地設有40多個辦事處,其中11個在中國內地,為有意開拓海外和內地市場的港商提供服務,同時致力推廣香港作為全球企業與中國內地及亞洲經商的平台。同時,香港貿發局又通過不同的服務,包括貿易展覽會、網上貿易平台及產品雜誌,把全球數以百萬計的買家及供應商連繫起來。有關香港貿發局的其他資料,請瀏覽www.hktdc.com

 

其 他 新 聞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