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香港國際眼鏡展匯聚約12,000名買家
- 香港國際眼鏡展今日圓滿結束,共吸引約12,000名買家親臨參觀和採購
- 香港以外的買家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台灣、印度、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東盟國家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泰國等
- 展會的產品緊貼市場趨勢——「智能科技」、「永續發展」、「樂齡健康」以及「功能與設計」,展示業界在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最新成果
- 「第25屆香港眼鏡設計比賽」結果揭盅,獲獎作品展示本地設計師創意
2025年11月7日 –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主辦、香港中華眼鏡製造廠商會合辦的第33屆香港國際眼鏡展今天圓滿結束,為期三日的展覽共吸引約12,000名、來自92個國家及地區的買家親臨採購,香港以外的買家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台灣、印度、日本、韓國、美國,以及東盟國家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泰國等,反映眼鏡展是連接環球買家的重要平台。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古靜敏表示:「眼鏡展作為業界人士的重要採購平台,雲集環球頂尖眼鏡品牌,以及創新技術及環保設計產品,大會舉辦了行業講座、設計比賽及眼鏡匯演等一系列精彩活動,在促進業界交流與合作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智能科技與永續發展成為業界新動力
展會以「睛彩新視野」為題,集齊緊貼市場趨勢——「智能科技」、「永續發展」、「樂齡健康」以及「功能與設計」的最新產品,展示了業界在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最新成果。參展商透過結合人工智能、環保物料等元素,推出多款兼具功能性與美學的產品,滿足不同市場需求,並進一步提升業界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另外,焦點展區 「品牌廊」網羅超過2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品牌,包括香港的BIG HORN和P+US、法國的MINIMA、德國的STEPPER、意大利的 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 、日本的Masunaga since 1905 及MATSUDA、西班牙的Nano Vista、英國的Ted Baker,以及新參展的品牌如中國內地的SUEEY.MASADA、法國的JULBO 和SABINE BE 、日本的SASAKI和PTOLEMY48、韓國的NIMOME、 瑞士的 Collections Marcus Marienfeld 和美國的THRASHER等,盡顯各大品牌的獨特設計。
展商亦緊貼潮流,展示多款融合創新技術的智能產品,進一步拓展智能眼鏡在日常生活及專業領域的應用潛力。來自中國內地的深圳目渡科技有限公司就針對銀髮市場推出智能老花眼鏡,配備自動變焦鏡片及高清立體音質,公司海外銷售經理莊妙珊表示:「我們收到了來自意大利、德國、美國、印度等地的買家查詢,並正與一位來自意大利的客戶洽談合作,預期可以達成價值50萬美金的訂單。」
為回應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概念的興起,多個眼鏡品牌推出採用循環再造物料的環保眼鏡。香港展商Winky International Limited展示了由可生物降解材料製成的環保太陽眼鏡及光學眼鏡系列,公司創辦人兼創意總監程永成表示,展會特設三大標籤,包括「綠色方案供應商」(Green Solutions Suppliers)標籤,吸引了不少買家前來我們的攤位了解產品及公司對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他指,已與20位來自印尼、越南、南非及中國內地的買家洽商,當中一家設有260個零售點的以色列代理商會帶來約100萬美元的潛在訂單。
眼鏡展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到訪採購,當中包括著名國際買家,例如Mondottica Group澳洲區代表、巴西的VISTA IMPORT、歐洲業界的領頭企業如法國Kering Eyewear亞太地區代表、德國的 Fielmann Group及英國Specsavers 亞洲區代表、印度的眼鏡巨頭 Lenskart、印尼的 Grand Optik、新加坡的Capitol Optical,以及美國的 Euro Vision International等。
來自美國的批發分銷商Eyenavision的副總裁(營運)Caitlin Northup表示:「我們主要透過眼鏡展物色新的供應商,並與現有的供應商加強合作關係。我們在展會上已聯繫20家新展商,並與其中兩家來自中國內地的展商即場簽訂鏡片採購訂單,總額達50萬美元。」
來自西班牙的Optisero, S.L. 是一家擁有30年光學產業歷史的家族企業,公司聯合管理人Antonia Rivas表示:「我們過去二十年每年都參觀眼鏡展,採購眼鏡盒及鏡片等。今年我們於展會上聯繫了20個潛在供應商,年度整體採購額為200萬歐元。」
眼鏡設計比賽展現新世代設計實力
為鼓勵本地眼鏡設計走向多元化及國際化,香港貿發局聯同香港中華眼鏡製造廠商會舉辦「第25屆香港眼鏡設計比賽」,旨在發掘具潛力的新晉設計人才,並推動本地眼鏡業界探索創新設計與技術。今年比賽以「糅合傳統與科技」為主題,設有「公開組」及「學生組」,頒獎典禮於展會首日舉行,得獎及入圍作品亦於展會期間展出。公開組冠軍作品「陪著您走」由馮偉權設計,當佩戴者不慎跌倒或按下求救訊號時,上述眼鏡能夠通過藍牙連接智能電話自動通知家人,大大減低長者發生意外的風險,作品同時奪得「市場潛力大獎」。學生組則由岑翠珊的「蝶韻纖雲」奪冠,作品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象徵蝴蝶,並應用扎染工藝和可拆卸設計,增強了設計的立體感與多功能性。
展覽繼續採用「展覽+」(EXHIBITION+)線上線下融合模式舉行,展商及買家可參與實體展,和利用「商對易」(Click2Match)智能配對平台進行線上洽商及配對,直至11月14日。買家可在實體展期間,使用 HKTDC Marketplace App 的「掃碼易」(Scan2Match)功能,掃描展商的專屬二維碼,以收藏喜愛的展商、瀏覽產品訊息及展會互動平面圖、進行產品查詢,並在實體展期間或之後與展商延續線上商談。
|
|
|
第33屆香港國際眼鏡展今天圓滿結束,為期三日的展覽共吸引約12,000名來自92個國家及地區的買家親臨採購。 |
|
|
|
焦點展區 「品牌廊」 網羅超過2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品牌,盡顯各大品牌的獨特設計。 |
|
|
|
展覽設有十個地區展館,包括香港中華眼鏡製造廠商會展團、中國內地館(包括丹陽、浙江及鷹潭三大地區展團)、台灣館、日本館、韓國館、新增的東盟館,以及展示創意潮流設計的「視尚廊 」(Visionaries of Style)等。 |
|
|
|
展商亦緊貼潮流,展示多款融合創新技術的智能產品,進一步拓展智能眼鏡在日常生活及專業領域的應用潛力。 |
|
|
|
「設計師雅座及智能科技體驗區」展示新晉設計師獨特設計,以及融入智能科技的眼鏡產品。 |
|
|
|
香港貿發局於展覽期間安排不同配對活動,連繫買家和展商,圖為來自西班牙的買家UNIPRECIO SL與展商洽商。 |
|
|
|
「第23屆香港國際視光學會議」以「智慧護眼,樂享年華:黃金歲月眼科護理新標準」為題,邀請來自香港、澳洲、新加坡及英國的六位專家學者作深入探討,圖為醫務衞生局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醫生致開幕辭。 |
|
|
|
「第25屆香港眼鏡設計比賽」頒獎典禮於展會首日舉行,嘉許傑出設計。 |
|
|
|
大會今年繼續舉辦「環保攤位設計比賽」,鼓勵參展商在展位設計中融入可持續元素。甌海眼鏡有限公司(攤位 1B-D18 )勇奪金獎,而美光眼鏡廠有限公司(攤位 1E-B18 )及江蘇旭志光學有限公司(攤位 1C-D02 )分別奪得銀獎及銅獎。圖為奪得金獎的攤位。 |
相關網頁
香港國際眼鏡展:hkopticalfair.hktdc.com/tc
第二十五屆香港眼鏡設計比賽結果:OPT2025_eFairCat_DesignCompetition.indd
第二十三屆香港國際視光學會議:https://www.hktdc.com/event/hkopticalfair/tc/the-23rd-hong-kong-international-optometric-symposium
香港貿發局新聞中心:http://mediaroom.hktdc.com/tc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貿易發展局傳訊及公共事務部:
|
張希汶 |
電話:(852) 2584 4272 |
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是於1966年成立的法定機構,負責促進、協助和發展香港貿易。香港貿發局在世界各地設有超過50個辦事處,其中13個設於中國內地,致力推廣本港作為雙向環球投資及商業樞紐。香港貿發局通過舉辦國際展覽會、會議及商貿考察團,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開拓內地和環球市場的機遇。香港貿發局亦通過研究報告和數碼資訊平台,提供最新的市場分析和產品資訊。有關香港貿發局的其他資訊,請瀏覽www.hktdc.com/aboutus/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