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2019年2月20日
圖片下載

第20屆香港珠寶設計比賽結果揭盅

小魚大海胸針 中西餐具耳環 發揮創意演繹「貫通凝聚」

請即發佈﹕

20屆香港珠寶設計比賽結果揭盅

小魚大海胸針 中西餐具耳環 發揮創意演繹「貫通凝聚」

 

2019220第20屆「香港珠寶設計比賽」結果出爐!今年得獎設計師運用非凡創意及精湛工藝,從細節中巧妙演繹比賽主題「貫通凝聚」,創意非凡,有設計師以魚群設計化成胸針,比喻團結就是力量,也有設計師以微型中西餐具作為耳環配飾,象徵文化交融,彰顯香港設計師的功力。

 

「香港珠寶設計比賽」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 、香港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香港珠寶玉石廠商會、香港珠寶製造業廠商會及香港鑽石總會共同合辦。今年已踏入第20屆,歷年為業界發掘不少優秀的設計新星,向國際買家展示高水準的香港珠寶設計。

今屆比賽以「貫通凝聚」為設計主題,參賽反應非常熾熱,大會共收到近200份參賽作品,專業評審團根據(1)創意、(2)美感、工藝及佩戴性、(3)切合主題及(4)市場銷售能力(只限公開組)進行評審。經由7位來自不同界別的評判嚴格甄選,學生組及公開組各項得獎作品已順利誕生。大會於昨天(2月19日)舉行的香港國際珠寶展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記者會上頒發獎項。

 

公開組大獎 () 及工藝技術獎:  李曉伶 作品「相與為一」

公開組設有三個大獎。設計師李曉伶的胸針作品名為「相與為一」,就以小魚相聚一起,在海中展現瀟灑的泳姿為靈感,帶出眾人團結,力量無限大的意思。胸針外形是一條靈動的大魚,魚身鑲有無數的碎鑽及彩色寶石,像是一群小魚在光照下閃爍璀璨,別出心裁的點題構思,配合精巧的工藝,為李曉伶贏得大獎。作品亦同時獲得工藝技術獎,表揚其卓越的製作水平。

 

公開組大獎 ()高詠茹 作品「動」

同一主題,創作意念卻是無盡。另一大獎得主高詠茹,則從相連切入,創作名為「動」的戒指。她留意到「一帶一路」倡議凝聚共建、共商、共贏的核心,遂透過作品寄語「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連」,高詠茹巧妙地運用環扣的元素,以紅、藍、綠等寶石化為彩帶,環扣於戒指中央的圓形鑲鑽核心中,設計極具動感。

 

公開組大獎 ()朱慧安 作品「聯聚同享」

另一位勇奪公開組大獎是朱慧安,她的作品為「聯聚同享」,是一對左右不一的耳環,一邊以白金色為主調的耳環,其設計用上酒樓茶壺、碗碟、筷子、湯匙等中式餐具,而另一邊玫瑰金色主調的耳環,則用上鑽石型茶壺、杯碟、長匙、叉子等西式餐具設計,玩味十足。餐飲是文化的象徵,中西飲食元素的交融,意味不同國家只要彼此衷誠合作,共建多贏,就如同坐共餐,分享滿桌成果。

 

學生組冠軍:高杉杉  作品「絲綢之路」

為了鼓勵更多年輕人及有志者投身珠寶設計行列,比賽特設學生組,設有冠、亞及季軍,供本地註冊學院的學生參與。學生組冠軍由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的高杉杉奪得,她以青花瓷為靈感,創作出得獎作品「絲綢之路」項鍊。當年青花瓷隨着古代絲綢之路由中國內地傳入歐洲。高杉杉的作品大膽地採用了旗袍衣領式的設計,衣領上的高雅青花圖案,甚有畫龍點睛之效,把兩者共有的線條之美極致彰顯,其製作材料之豐富,亦凸顯設計師的無限創造力。

 

 

學生組亞軍林悅韻 作品「橋樑」

出自才晉高等教育學院學生林悅韻之手的戒指作品「橋樑」,則摘下了學生組亞軍。林悅韻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就如一條跨越山河大海的友誼大橋,聯通各國貿易往來的合作,拉近了各國人民的距離,在團結合作上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為國家和世界翻開新的一頁。因此,她把橋樑結構用於戒指設計上,並把象徵心臟的奪目紅色寶石鑲在橋樑中心位置,代表力量、團結與凝聚,同時為戒指增添大器感。

 

學生組季軍楊羚 作品「滿築」

無獨有偶,奪得季軍、就讀才晉高等教育學院(知專李惠利) 的楊羚,亦汲取了建築元素,把其化成名為「滿築」的胸針。隨着楊羚運用幾何及曲直線條,把「支柱」實體化呈現,支柱傍的星月幾何裝飾,用上金、銀、藍的色彩配搭,綻放出耀眼光芒,好比發展潛力融貫通各國,共創強大輝煌的未來。

 

香港國際珠寶展展出得獎作

學生組冠、亞軍以及公開組大獎得主獲頒發現金獎,公開組三名大獎得獎者更可獲得由港日經濟合作委員會贊助前往日本參加為期五天的珠寶設計課程。所有得獎作品將於第36屆香港國際珠寶展中展出,向來自全球各地的珠寶買家及珠寶商,獻上香港珠寶設計的匠心獨運。

 

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36屆香港國際珠寶展將於2月28日至3月4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而第6屆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則於2月26日至3月2日假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今年兩展合共吸引全球48個國家及地區、超過4,600家展商參與,組成全球最大的珠寶商貿平台。

 

圖片下載︰

公開組及學生組:https://bit.ly/2U8kvLp

記者會照片:https://bit.ly/2GzxrqO

 

20屆香港珠寶設計比賽得獎者於結果揭盅,並於昨天(219) 舉行的香港國際珠寶展及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記者會上獲頒獎項,並與嘉賓合照。

   

公開組大獎及工藝技術獎

作品名稱:相與為一

設計師:李曉伶(左二)

贊助公司:環球首飾有限公司

類別:胸針

   

公開組大獎

作品名稱:動

設計師:高詠茹(左二)

贊助公司:伊勢珠寶

類別:戒指

 

公開組大獎

作品名稱:聯聚同享

設計師:朱慧安(左二)

贊助公司: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類別:耳環

學生組冠軍

作品名稱:絲綢之路

設計師:高杉杉()

就讀學校: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類別:項鍊

學生組亞軍

作品名稱:橋樑

設計師:林悅韻(中)

就讀學校:才晉高等教育學院

類別:戒指

學生組季軍

作品名稱:滿築

設計師:楊羚   (中)                      

就讀學校:才晉高等教育學院(知專李惠利)

類別:胸針

 

展會網站︰

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網頁︰hkdgp.hktdc.com/tc

香港國際珠寶展網頁︰hkjewelleryshow.hktdc.com/tc

買家保安檢查措施︰http://hkjewellery.hktdc.com/dm/2019/security/index_en.html

傳媒查詢︰

新聞界如有查詢,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訊及公共事務部:

黃曉盈                    電話:(852) 2584 4472          電郵natalie.hy.wong@hktdc.org

吳兆倫                     電話:(852) 2584 4357          電郵:sunny.sl.ng@hktdc.org

 

香港貿發局新聞中心︰http://mediaroom.hktdc.com/tc

 

香港貿發局簡介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成立於1966年,是致力為香港商界創造機遇的法定機構,在世界各地設有50個辦事處,其中13個在中國內地,推廣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亞洲,以至世界各地的營商平台。香港貿發局與商界同行逾50載,通過舉辦國際展覽會和會議,以及商貿考察團,協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及環球市場。此外,香港貿發局透過產品雜誌研究報告,以及包括新聞中心在內的數碼平台,發佈最新的市場和產品資訊。有關香港貿發局的其他資訊,請瀏覽www.hktdc.com/aboutus/tc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