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飾展、戶外照明博覽、環保展吸引逾73,000買家 按年升6%
2018年10月30日 ─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 主辦的第20屆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秋燈展)、第三屆香港國際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以及第13屆國際環保博覽圓滿結束。三項展覽合共吸引逾73,000名來自154個國家及地區的買家入場參觀採購,較去年增加6%。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買家數字上升,反映三項同期舉行的展覽成功發揮協同效應,為環球市場買家打造一個跨行業的重要採購平台。當中來自美國、墨西哥、智利、俄羅斯、捷克、英國、哈薩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和韓國的買家更錄得顯著升幅。他又提到,秋燈展場內進行的調查顯示,業界普遍對來年前景審慎樂觀,而智慧城市與智能家居未來將繼續帶動燈飾業的發展。
中美貿易摩擦及2019年燈飾銷售
香港貿發局委託獨立調查機構,在秋燈展和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舉行期間,訪問了650多位參展商及買家。超過一半(53%)受訪者預期中美貿易摩擦對燈飾出口有負面影響,然而,八成六受訪者看好來年市道或認為與今年相若。市場方面,有八成受訪者表示日本市場前景理想;韓國、東盟和中東市場均有七成六受訪者看好。
產品方面,受訪業界認為LED照明產品(28%)最具增長潛力,家居照明(23%)及智能燈飾及照明方案(21%)亦被看高一線。普遍業界(93%)均認為智能城市及智慧家居日漸普及的趨勢,有利燈飾業未來兩年的發展。
秋燈展展示最新智能燈飾和技術 戶外照明機遇處處
物聯網技術日趨成熟,推動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的發展。今屆秋燈展增設「智慧家居廊」展區,展出歐普(Opple)、飛利浦(Philips)和塗鴉(Tuya)的智能家居照明產品,以及天貓AI聯盟合作夥伴晶訊及小米生態鏈Yeelight的智能平台,而「智能燈飾及照明方案」展區亦匯聚多款照明設計、軟件、管理系統及照明設計方案。大會又於展覽期間舉行「智慧照明國際發展論壇」,邀得業內專家剖析智慧家居照明和物聯網技術的最新發展。
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網羅各種用於工商業樓宇、戶外公共空間及不同類型的倉庫、製作室等專業場地適用的照明產品及解決方案。今屆更新增「植物照明」展區,展示用於農場、苗圃、家庭園林或公園等戶外空間的植物照明燈。大會於展覽期間舉辦多場論壇及研討會,聚焦智能路燈、植物照明及照明產品的檢測認證等課題,帶來行內最新動態。
供應商參展冀開拓海外市場 買家找到切合要求的製造商
台灣渴望燈飾開業至今已經20年,以北美地區作為主要市場。該公司的業務主管楊慧玲表示,公司從事燈飾設計及生產業務,在中國內地設有生產基地。她指,公司過去幾年都有參與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推廣自行研發的燈飾。今年展示更多嶄新的燈飾設計,買家的反應甚為積極,尤其是結合風扇和時尚燈飾功能的風扇吊燈。她補充:「現場反應比去年更熱烈,有更多買家前來接洽,包括來自西班牙、意大利、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的買家。儘管中美之間出現貿易衝突,我們在展會上遇到的美國買家比去年還要多。到目前為止,貿易戰對本公司的業務和訂單並沒有明顯影響,美國客戶仍是積極地跟我們做生意。額外增加的關稅可能會產生一些壓力,但我們會與客戶緊密聯繫,應付挑戰。與此同時,我們將進一步把業務的市場分佈多元化,以緩和任何不利影響,這展覽會正是探索新市場機遇的好地方。」
土耳其公司Nasa Aydinlatma始創於1971年,自設廠房和經營批發業務。該公司的出口經理Taner Yüksel表示,透過香港貿發局國際燈飾展覽,他與十一位中國內地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直至目前為止,他已購入價值六十萬美元的製成品和零件。他亦有參觀香港國際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並表示:「今屆博覽的參展商質素顯然更佳。我透過香港貿發局商貿配對的安排,在博覽中找到了切合要求的製造商,它們供應花園照明、路燈模組,路燈專用的閉路電視系統,以及一些驅動器。博覽完結後,我會參觀它們的廠房。」
國際環保博覽 首設大灣區專區加強環保合作
周啟良亦指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發展,各地政府同時致力推動綠色低碳經濟,帶動在環境污染控制、廢物處理及節約能源方面的投資機會。今屆國際環保博覽首次設立「大灣區專區」,集合廣州、肇慶、佛山等多個大灣區城市,展示最新的環保商機,並邀請多位大灣區內的環保決策官員及企業代表分享各自的環保政策及市場趨勢,促進各方在環保議題上的合作。
此外,大會設立九大專區,全方位迎合市場需求,其中「水處理及水質管理」專區涵蓋各式海洋保護、污水處理及系統保養、廢水回收技術、水淨化設備等技術及設備。第四度參展的安和環保工程(香港)有限公司經理何顯森表示,今年帶來多款排水處理儀器,包括脫水器、黏合劑及清潔溶劑配件。「我們在博覽中物色多家新買家,已有企業及政府部門向我們落訂單。今年參展成果令人鼓舞,計劃明年租用更大展位參展。」
綠色初創受注目
「初創專區」繼續成為博覽亮點,匯聚20家香港初創企業,展示嶄新的環保構思及產品技術,吸引買家注目。有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設立的品牌SOBE,專門研發各種有機生物肥、全天然寵物益生菌及飼料添加素等,公司董事總經理蘇旖旎表示博覽為初創企業建立有效的平台,擴展公司的商貿脈絡,「至今我們認識了來自加拿大、智利、杜拜、菲律賓及美國的潛在買家,一間香港廢物處理公司對我們的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技術很有興趣,我們正在積極洽談合作方案。」她指大會舉辦的綠色初創介紹會,為他們提供良機闡述創業及產品概念,獲得正面的回響。
此外,國際環保博覽得到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的鼎力支持,邀請超過320名上市公司及政府部門的代表前來參觀,以促進商界和政府部門進行綠色採購。博覽另一焦點是「亞洲環保會議」,來自8個國家及地區、近40位政府官員和專家就多個熱門話題分享真知灼見。
大會配合展會主題,推出多項環保減廢措施。除了使用電子入場證減少用紙,亦鼓勵展商上載展品資料至「貿發網」,以減少印刷宣傳單張,同時亦鼓勵展商將物資重用或回收。會場亦採用節能射燈、無地毯通道,以及在展館採用可重複使用的裝飾物料,全面打造綠色博覽。此外,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與資訊機密處理有限公司(SSID)合作,安排多名綠色大使在會場推廣政府的《綠色約章》,鼓勵展商支持減廢回收;社會創效企業BottLess亦於會場提供可重用環保水杯予參觀人士使用,推廣「走塑」綠色展覽體驗。
締造跨行業商機
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和香港國際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由香港貿發局主辦,合組成全球最大的燈飾商貿平台,匯聚超過3,100家公司參展,分別吸引超過44,600及超過13,600名買家參觀採購。國際環保博覽則由該局與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合辦、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協辦,共有近340家參展商,逾14,800名買家參觀採購。
秋燈展於10月27至30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國際環保博覽(10月25至28日)及香港國際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10月26至29日)均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三項展覽提供一站式採購平台,發揮協同效應,為業界創造更多跨行業商機。
展覽網頁
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hklightingfairae.hktdc.com/tc
香港國際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hkotlexpo.hktdc.com/tc
國際環保博覽:www.ecoexpoasia.com/tc
視頻
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https://youtu.be/3VOv6i3ica8
香港國際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和國際環保博覽:https://youtu.be/IJlE8bmO9os
更多參展商及買家意見:https://bit.ly/2ET7t1L
|
|
第20屆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秋燈展)、第三屆香港國際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以及第13屆國際環保博覽圓滿結束。三項展覽合共吸引逾73,000名來自154個國家及地區的買家入場參觀採購,較去年增加6%。 |
|
|
|
|
|
|
|
今屆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新增「植物照明」展區,展示用於農場、苗圃、家庭園林或公園等戶外空間的植物照明燈。 |
|
|
|
隨著區內多項基建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業界對戶外照明產品及解決方案的關注日增。香港國際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帶來的相關展商深受參觀人士歡迎。 |
|
|
|
秋燈展期間,大會舉辦了多場研討會暨產品發布會,讓行內人士探討燈飾業發展及推介各類創新產品。 |
|
|
|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於國際環保博覽的「與環境局局長對話」環節與逾400名中小學生見面交流。 |
|
|
|
國際環保博覽首次設立「大灣區專區」,匯聚各個大灣區城市展示環保商機;博覽另一焦點展區為「初創專區」,為初創企業提供平台物色潛在買家。 |
|
|
|
|
|
|
|
國際環保博覽最後一天(10月28日)為公眾日,市民於「綠色市集」購買有機及環保產品,以及參與環保工作坊;環保組織Eco Drive與電影製作團隊合作推出微電影《START SMALL, START NOW》,與公眾探討香港塑膠問題。 |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訊及公共事務部:
何森源(秋燈展、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 電話:(852) 2584 4569 電郵:sam.sy.ho@hktdc.org
金玲彤(國際環保博覽) 電話:(852) 2584 4514 電郵:christine.kam@hktdc.org
香港貿發局新聞中心:http://mediaroom.hktdc.com/tc
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成立於1966年,是致力為香港商界創造機遇的法定機構,在世界各地設有50個辦事處,其中13個在中國內地,推廣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亞洲,以至世界各地的營商平台。香港貿發局與商界同行逾50載,通過舉辦國際展覽會和會議,以及商貿考察團,協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及環球市場。此外,香港貿發局透過產品雜誌、研究報告,以及包括新聞中心在內的數碼平台,發佈最新的市場和產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