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智慧生活
2018年4月17日 – 第15屆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一連四天(4月13至16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是亞洲最大型的春季電子業貿易展覽。展覽首三天舉行的「2018科技前瞻研討會」涵蓋多個討論範疇,其中4月14日的一節聚焦智能家居發展。
建立革命性智能家居的基礎
研討會的演講嘉賓包括英特爾家庭互聯業務銷售總監David Paterson,他指出智能家居發展是物聯網(IoT)革命下的一環。不過,雖然物聯網革命已發展了五、六年時間,David Paterson表示它仍未完全實現。他說,真正的智能家居基礎仍在建設中,而發展會以四個階段進行。現時發展最完善的範疇是連通性(connectivity),令手提裝置可以透過WiFi與電器和燈飾等機械連接。第二階段則是控制(control),例如將智能電話用作智能遙控。第三階段則是溝通(communication),讓不同的裝置可以透過單一的控制器互相對話,進行不同的應用,比如燈飾、電器和娛樂。講者於研討會則主力探討最後一個階段 —— 智慧(intelligence),這一個範疇正在發展中。
David Paterson解釋,一個真正的智能家居:(1) 是響應性(responsive)的,會隨用戶的需求即時而準確地回應;(2) 是感知性(perceptive)的,可以認出發出指令的用戶,知道用戶的需求,及(3) 自動化(autonomous)的,可以預計用戶的需求並因而行動。
業界需求方面,David Paterson認為現在首要的需求是性能。他指出,採用的寛頻網絡必須穩定而可以即時反應。其次,網絡必須覆蓋整個家居。第三,則是網絡必須確保可以加密傳輸並保護數據,這依然是個未解決的問題,因為有大量數據會傳送到裝備供應商,並儲存在雲端上。他表示這個問題是英特爾的一大發展焦點。
他指出,未來兩年連接裝置的數量預計會提升一倍,而這增長需要有相應的配合,包括強力而便宜的寛頻網絡,提高家居內部的連通性,以及提升不同裝置的人工智能程度,才能處理每日產生的大量數據。
人工智能應用於不同領域
iFlytek科大訊飛智能服務事業部營銷總監劉偉偉在研討會中聚焦人工智能發展問題,分享了其公司於語音合成及翻譯領域的成功個案。劉偉偉提到,人工智能發展有三個階段 —— 計算智能、感知智能,即與聽覺、說話及視覺相關,以及認知智能,即與理解相關,而科大訊飛的翻譯語料庫建基於1.4億個句子,可以在一秒內提供準確的翻譯。不過,目前為止,公司仍然要依賴真人譯者輔助機器,才能達致更準繩的翻譯。在語音識別方面,專有名詞依然是未解決的問題。
中國龐大的外遊人潮使翻譯的需求大增。2016年,有1.22億位中國外遊旅客,其中的三分之一只懂母語。科大訊飛的翻譯系統可以處理超過20種語言,即使沒有網絡,中國旅客也能應用離線模式進行翻譯。
此外,劉偉偉表示,該公司的智醫助理是首個通過國家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測試的機械人,而且系統比起真人醫生運作更為迅速,他認為這對醫療業有長遠影響,既可以降低成本,提升醫療成效,又能幫助鄉村地區的居民。在法律界方面,公司協助速記員達致百分之97的準確度。公司開發的機械人現時在保險公司及銀行處理客戶服務工作,他預計銀行職員最終會被機械人取代。
助企業投身智能家居革命
塗鴉科技創始人兼營運長及美國公司總裁楊懿則闡述了不同企業參與智能家居革命的幾種方法,並指出在五年後,智能家居市場價值預計會達一兆美元,至2020年每年會有52.8億台新裝置。他表示Amazon Echo及Google Home在兩年內已迅速聚集4千萬美國消費者,超過美國一成人口,而智能電話革命則花了四、五年時間才有同樣的採用率。「人們有濃厚的興趣,但我們怎樣與這個新型行業連接呢?」
楊懿表示,企業首先要令採用變得簡易。為此,塗鴉科技製作了一個隨插即用平台,協助製造商開發及營銷智能家居產品。他說,一家公司可以用一小時開發出一個手機應用程式(App),一天完成原型,在一個月後就能預備大型生產。塗鴉的平台涵蓋各類智能家居產品種類,包括電器、保健用品、保安用品、娛樂用具等。塗鴉會為客戶開發產品,並在其10,000家中國製造商的網絡中找到適當的製造商,這些製造商均與許多原件製造(OEM)及原創設計(ODM)的品牌合作。供應鏈設置妥當後,塗鴉平台就會連結所有銷售最好的節點,並且兼容所有裝置、產品及語言。
平台支援人工智能及大數據,配備自然語言互動,使用感應器數據進行智能控制,容許對用戶使用習慣進行持續自我學習,而且有面容及物件識別功能。塗鴉現正開拓全球市場,目標是在兩年內將雲端服務帶到200個國家及地區。
智能家居產品如何達致智慧生活
飛利浦照明香港有限公司高級市場經理周家俊在會上說明智能家居產品的有限功能。他指出,相較其他地方,以智能電話遙控關閉家中電燈在香港並不算受歡迎。
他表示,飛利浦團隊的目標是用互相連接的裝置鼓勵智慧生活。最初,他的團隊發現購買連網裝置的消費者,都是喜歡試驗新裝置的客戶群。透過焦點小組,他們開始發展其他新用處。例如,深夜時想上洗手間的小孩子,可能碰不到電燈開關,而遙控則可以解決問題;寵物主人可能會想打開電燈,遙距觀察寵物動態;聽覺不靈光的老人,可能無法聽見電話響聲及門鈴,因此以光影效果通知就可能會有用處。
車聯網的大數據與小企業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顧問潘志健博士則集中探討車聯網(IoV),指出到2020年時,預計九成的車輛會連接到網絡,令車聯網產業變成價值人民幣2,500億的市場,尤其是中國內地政府現正推行許多有利車聯網的政策。
根據潘志健的說法,車聯網主要透過大數據分析營造舒適生活,開創新的生態系統。他表示,車聯網有空間容納規模較小的公司進入供應鏈,如應用程式開發商,因為汽車工程師通常不熟悉軟體。他認為產業需要新血,包括初創公司及中小企,為市場提供大汽車公司沒有的創意方案。
潘志健又提出了幾個善用車聯網科技的例子,包括採用聲音及圖像認知感應器,收集資訊之餘,也可以發出交通意外及擠塞警告。他同時指出,對於汽車生產商而言,車聯網可以協助進行產品評估,令產品更為可靠。以Tesla的電動車為例,每輛汽車有7,000顆電池,全部都可連接到後台伺服器監控電池運作。
|
英特爾家庭互聯業務銷售總監David Paterson
|
|
iFlytek科大訊飛智能服務事業部營銷總監劉偉偉
|
|
塗鴉科技創始人兼營運長及美國公司總裁楊懿
|
|
飛利浦照明香港有限公司高級市場經理周家俊
|
|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顧問潘志健博士
|
|
第15屆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期間舉行的2018科技前瞻研討會﹕智能家居‧智慧生活。 |
展覽詳情﹕
展覽 |
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 |
國際資訊科技博覽 |
屆數 |
第15屆 |
第15屆 |
展期 |
4月13至16日 |
4月13至16日 |
地點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
展商數目 |
約2,950家來自24個國家及地區 |
超過600家來自10個國家及地區 |
「展覧在綫」網址 |
hktdc.com/ictexpo/tc 「智慧城市」專區﹕https://bit.ly/2pZCFl2 |
|
初創專區網頁 |
||
特色產品及資訊科技方案介紹 |
傳媒查詢
新聞界如有查詢,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訊及公共事務部:
鄭釗平 電話:(852) 2584 4395 電郵:joshua.cp.cheng@hktdc.org
趙樂妍 電話:(852) 2584 4546 電郵:angela.ly.cheu@hktdc.org
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成立於1966年,是致力為香港商界創造機遇的法定機構,在世界各地設有40多個辦事處,其中13個在中國內地,推廣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亞洲,以至世界各地的營商平台。香港貿發局與商界同行50載,通過舉辦國際展覽會和會議,以及商貿考察團,協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及環球市場。此外,香港貿發局透過產品雜誌、研究報告,以及包括新聞中心在內的數碼平台,發佈最新的市場和產品資訊。有關香港貿發局的其他資訊,請瀏覽www.hktdc.com/aboutus/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