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English 简体
新聞稿2018年3月23日
圖片下載

年輕電影人現身香港國際影視展分享成功秘訣

《月亮喜歡藍》聯合製作人建議從低成本電影製作起步

2018年3月23日美國知名製作人Andrew Hevia 在昨天(3月22日)的研討會上,向年輕電影人建議,與其花費時間試圖籌集資金,他們更應學習如何活用自己擁有的資源,集中製作一些較低成本的電影來提升創意和技巧。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22屆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於3月19日至22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覽期間,大會舉辦多個專題研討會。當中「與年輕電影人對談」 研討會邀請兩位成功年輕電影人,包括曾擔任奧斯卡得獎電影《月亮喜歡藍》的聯合製作人Andrew Hevia,以及來自香港的電影《風林火山》、《殭屍》導演麥浚龍,針對獨立電影人關心的範疇,與大家分享心得。

 

擔任研討會主持的李偉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偉民提出了五個討論話題,包括:投資者、知識產權、演員、獎項和市場營銷。

 

尋找投資者

Andrew Hevia認為尋找投資者就像一場配對。他建議製片新手最初應利用低成本製作,來磨練和展示他們的才華與技巧,以避過尋找資金的障礙。他說:「創造力必需經過這個過程發展。一旦製片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技巧,資金就會找上門。」他建議租用攝影機,邀請朋友擔任演員以減低開支。他表示,「你需要循序漸進,不能省略當中的步驟。寧可花五至八年試拍兩三部電影,而不是花多年時間籌集資金。」

 

麥浚龍則表示,一齣好的電影在於它的故事,以及當中的角色和意義。「你一旦可以從故事及角色之中找到靈感,就去找一個能夠理解你概念的製片人。」他指現在已經沒有新的電影類型,「重點在於你對題材的敏感度有多高,以及你在傳統電影類型之中如何描述你的故事。故步自封沒有意義,你需要在已有的電影類型中找到新的角度來說這個故事。你需要利用已有的資源,專注電影製作人的角色。」

 

介紹意念與想法

麥浚龍強調致勝關鍵在於準備──你必需了解你的角色和故事。「如果連你也不肯定自己提出的意念,其他人也會對你失去信心。」他補充說,在尋找有潛質的製片人和演員班底時,要製造出「共鳴」,藉以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建議製片人要做好準備,適時根據具體情況或簡單或詳細地介紹自己的故事。

 

Andrew Hevia 建議製片人尋找能夠理解自己想法的人才。「由於你一半的工作就是要讓人相信你的概念行得通,你應要準備好在首次會面時利用兩分鐘,就可以完整解說故事,打動人心。」

 

 

 

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Hevia並不擔心自己的潛在投資者會竊取他的創作意念,但仍然建議製作人只向那些值得信賴的人推介自己的故事。他認為,「如果你製作一齣獨一無二的電影,絕不值得向那些有可能盜取你的意念的人推介。」

 

麥浚龍和主持人李偉民都同意,製片人應謹慎地選擇向誰人推銷故事 。

 

向演員推介故事

Hevia指出,如果編劇和導演有信譽,製片人可以較容易遊說演員接受他的意念。他建議「構思一套令人滿意的方案。但要合符現實,不要為自己設下失敗的陷阱。」

 

麥浚龍建議與有合作潛質的演員直接坦白洽談:「了解他們是希望成為名人還是有興趣當演員。如果他們真正希望成為演員,你必定要為他們預備發揮空間,讓他們表演。」他說一個著名演員每天都可能有十個劇本叩門,所以製片人必須做好準備,切實告訴他們打算製作一部怎樣的電影,和將會怎樣進行。他建議製片人以謙恭的態度邀請他們跟你合作,而不是為你工作。「你應先進入劇本的細節,以便演員專注於自己的工作部分。」

 

Hevia指出,有名氣的影星經常吸引製片人叩門,只有一、兩次製片經驗的製作人去遊說他們是浪費時間。他建議以電影藝術而非金錢為重點吸引演員:「把電影定位為一個可以超越往績的機會,而非純粹以金額來衡量。」

 

獎項的重要性

Hevia 認同奬項的價值,因為它代表對演藝工作的賞識。但他建議製作人著重電影藝術。「電影人如何突出自己的作品?就是做一些其他製片人沒有做的事情。他們必須在為人熟識的電影類型之上以全新的手法表現。獎項是不能預計的成果,而非製作人的目標。」他說他的目標是創作尊重電影藝術的作品,與眾不同的作品會引起大眾關注。「這是最優先的考慮,也是一種回報。」

 

麥浚龍指出,沒有人能夠保證電影會成為大熱,或會贏取獎項。製作人必須決定他們到底旨在獲獎,還是講述一個有意義的故事。他說:「一齣電影是否能夠獲獎,並不是拍攝電影時應該考慮的事情。 電影不應該以獎項為本。」

 

電影的推廣宣傳

麥浚龍認為有多種多方法可以推廣宣傳電影,例如以免費的方式使用社交媒體。推廣宣傳還包括製作電影海報、劇照、電影音樂和預告片,但當然最重要的電影本身。

 

Hevia表示,從一開始,推廣宣傳就是電影的一部分。他認為,從根本上來說,製作人必須製作一部大家都想觀看的電影。「所以首先你要細想甚麼人會有興趣看這部電影,然後考慮劇本寫作。製作人必須了解他們的觀眾是誰,那些人會覺得他們的故事有趣。這就是電影推廣宣傳的要素。」

 

不可思議的時刻

Hevia強調製作低成本電影時保持靈活變通的重要性,重點在於電影的整體而不是細節。當他在邁阿密拍攝一部預算只有7,000美元的短片時,拍攝進度卻被颶風打斷。雖然當時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取消拍攝,但隨後已定下來的安排卻不能取消。結果他們改編了短片,並在颶風期間和之後拍攝,結果製作出另一部電影,更引起了眾人的關注。他指出:「你不能以一億美元購買這些效果,但當時那甚至是免費的。所以你需要靈活變通,把握時機。」麥浚龍補充說:「對於電影製作人來說,這絕對是不可思議的時刻,」

 

「香港國際影視展」網頁:www.hkfilmart.com/filmart   

「香港影視娛樂博覽」網頁:http://www.eexpohk.com

 

 

 

兩位年輕電影人出席FILMART專題研討會「與年輕電影人對談」,分享成功經驗。

李偉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偉民提出了五個討論話題,包括:投資者、知識產權、演員、獎項和市場營銷。

《月亮喜歡藍》聯合製作人Andrew Hevia 建議年輕電影人,與其花費時間試圖籌集資金,他們更應學習如何活用自己擁有的資源,集中製作一些較低成本的電影來提升創意和技巧。

電影《風林火山》、《殭屍》導演麥浚龍強調製作電影致勝關鍵在於準備。

 

 

傳媒查詢

新聞界如欲查詢詳情,請與香港貿發局傳訊及公共事務部聯絡:

陳彥瑾                            電話:(852) 2584 4525                       電郵:banbi.yc.chen@hktdc.org

吳兆倫                            電話:(852) 2584 4357                       電郵:sunny.sl.ng@hktdc.org

傳媒登記:欲報導香港國際影視展的傳媒代表,請帶同名片或記者證在大會現場登記

新聞稿英文版可見於http://mediaroom.hktdc.com

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成立於1966年,是致力為香港商界創造機遇的法定機構,在世界各地設有40多個辦事處,其中13個在中國內地,推廣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亞洲,以至世界各地的營商平台。香港貿發局與商界同行逾50載,通過舉辦國際展覽會和會議,以及商貿考察團,協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及環球市場。此外,香港貿發局透過產品雜誌研究報告,以及包括新聞中心在內的數碼平台,發佈最新的市場和產品資訊。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