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神劇《人民的名義》靈魂人物周梅森親臨香港書展
2017年7月23日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28屆香港書展正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期至周二(7月25日)。在日前的「名作家講座」系列中,內地反腐劇集《人民的名義》編劇兼同名小說作者周梅森親身與書迷、劇迷分享創作點滴,他特別強調創作必須坦誠,「要是作品不能面對真實,老是跟觀眾講假話,他們根本不可能欣賞你的作品。」
《人民的名義》是一部以政治及反腐為題材的電視劇,今年開播後取得空前成功,收視率及網絡播放量都屢創新高,被譽為近年神劇,靈魂人物周梅森來到香港書展現場與廣大讀者、觀眾見面交流;對於不少人都高度關注續集一事,他堅定地表示,目前並無任何《人民的名義》的後續創作,「一部作品的產生應該是成熟的思索與積累的集合體,不會一蹴而就。」
不少評論都指出,不論是原著小說,或者是電視劇劇本,《人民的名義》成功之處之一,就是貼近群眾生活,反映社會實況,周梅森對此亦表贊同,並指這是他身為創作人的基本責任,「當代文壇中,文學創作與社會生活拉得愈來愈遠,作品中的思想含量亦愈來愈少」,他相信作家同時都是思想家,要為當下社會作出貢獻。
小說與電視劇之間的微調
身為小說及電視劇的創作大腦,周梅森指兩個作品的精神完全一致,只是具體情節有些分別,比如電視劇中,公安、檢察院,以至法院內,全都埋藏腐敗分子,相反紀委則十分「乾淨」,但在小說世界,紀委書記則是「壞人」,「有些小說可以寫,電視劇不能寫,怕會造成不良影響」,畢竟兩者傳播範圍大大不同,所面對的限制當然亦不一樣,「相對於電視劇,小說的影響還是少了些。」
自從作品爆紅後,不少人都記得周梅森這個名字,但是未必太多人會知道,正式出道成為作家之前,他都走過一段崎嶇路:周梅森出生於江蘇一個工人家庭,小學階段碰上文化大革命,學校被迫關門,「非常混亂的年代,根本無書可讀,就是文革搞出來的文盲」,輾輾轉轉繼續升學,中學時期開始半工半讀,畢業後被分配到煤礦工作。
從煤礦走到文壇的崎嶇路
在煤礦工作期間,周梅森意外地讀到一本舊書 — 《巴爾扎克傳》,當中說到政治家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是「用劍征服世界」,而小說家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則要「用筆征服世界」,這兩句話深深觸動了他,「當時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書,就是想要做巴爾扎克。」
就算身在煤礦,周梅森的心都不忘寫作,更以煤礦行業為題發表了自己第一部作品《沉淪的土地》,「唯一的讀者就是我母親」,其後更主動向出版社投稿,就算一次一次退稿,他亦沒有放棄,繼續朝著巴爾扎克之路出發,他勉勵讀者、觀眾「一個人目標有多高,人生才能走多遠。」
台灣作家劉克襄及香港文化人歐陽應霽,明天將出席題為「搭地鐵,去森林」的講座,從截然不同角度分享有關香港這個城鄉合一城市的獨特面貌,不容錯過。
周梅森「人民的名義 — 編劇與讀者交流見面會」講座足本重溫︰
YouTube: https://youtu.be/3WvRCckd65o
香港書展2017講座視頻播放清單︰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mLc9w39VONdWdT4AvUYoxI2KsE81Ytpb
優酷︰http://list.youku.com/albumlist/show/id_50281383.html
|
《人民的名義》編劇兼同名小說作者周梅森,在香港書展的講座中強調創作必須坦誠,「要是作品不能面對真實,老是跟觀眾講假話,他們根本不可能欣賞你的作品。」 |
傳媒查詢
新聞界如有查詢,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訊及公共事務部:
吳健文 電話:(852) 2584 4393 電郵:billy.km.ng@hktdc.org
吳兆倫 電話:(852) 2584 4357 電郵:sunny.sl.ng@hktdc.org
香港貿發局新聞中心︰http://mediaroom.hktdc.com/tc
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成立於1966年,是致力為香港商界創造機遇的法定機構,在世界各地設有40多個辦事處,其中13個在中國內地,推廣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亞洲,以至世界各地的營商平台。香港貿發局與商界同行50載,通過舉辦國際展覽會和會議,以及商貿考察團,協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及環球市場。此外,香港貿發局透過產品雜誌、研究報告,以及包括新聞中心在內的數碼平台,發佈最新的市場和產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