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English 简体
新聞稿2017年3月9日
圖片下載

香港貿發局公布首季出口指數回升至47.1

剖析「印度製造」龐大商機

201739 – 環球經濟環境持續改善,2017年伊始的香港出口表現形勢向好,主要行業廠商的出口信心穩步增長。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今天公布最新出口指數,反映香港貿易商現時出口表現以及短期前景,首季出口指數錄得47.1,按季大幅上升13.4,回彈至近年以來最高水平,但仍然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於記者會上表示︰「雖然環球貿易環境仍然充滿挑戰,但首季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由去年第四季的33.7,回升至47.1水平,預示短期內整體出口環境漸趨穩定;但出口指數仍然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反映香港出口商對目前出口表現持謹慎態度。」他又預期今年香港出口將漸趨穩定,2017年香港出口貨量將微升0.5%,而出口總值則保持不變。

主要行業出口前景反彈     機械業表現強勁

各個主要行業的出口指數均略有改善,機械、電子產品、玩具、珠寶及鐘錶行業的指數均錄得不俗升幅。其中,機械行業的出口指數更回復至50的盛衰分界線,按季上升15.1,是各個行業中升幅最顯著的。至於其他行業的指數,儘管仍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但均較去季上升,玩具(48.3)、電子產品(48.2)、珠寶(45.1)及鐘錶(41.7)行業的出口指數顯著增長。關家明指出:「與上年同季比較,這些行業的採購情緒亦有所改善。」他補充,服裝行業仍然是各行業中表現最疲弱的,但其出口指數亦回升至38。


環球市場出口前景向好

儘管去年的全球經濟展望趨向審慎,2017年首季的經濟表現穩步向好。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表示:「貿易商對各主要出口市場的信心均十分正面,四個主要市場當中,以美國的出口信心指數最高,錄得50.3,按季上升5.6,其次是日本(49.8)和中國內地(49.5),歐盟的指數則由上季的42回升至48.7,緊貼其他市場的信心表現。」

此外,一系列環球經濟不利因素下,包括英國脫歐及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採取極端保護主義政策,未見對整體出口表現造成負面影響。潘永才引述調查顯示,近86%的本地出口商認為英國脫歐目前並未影響他們的銷售及出口表現,另外13%受訪者則表示感到負面影響,「受影響的出口商計劃作出應對措施,其中主要策略包括開發新市場及縮減公司規模等。」至於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新形勢下,71%受訪本地出口商預期出口不會受拖累,27%受訪者則表示影響負面,當中大部份企業指會積極推動美國以外市場的發展及提升產品檔次以增強競爭力。

印度為擁有多項優勢的生產基地
中國內地的土地、勞工等生產成本持續上漲,削弱於內地設廠港商的競爭力,促使他們尋找另外的生產基地。香港貿發局研究部最近前往印度實地考察,藉此了解當地的最新發展和市場潛力,並評估該國作為新興生產基地的可能性。

香港貿發局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師何達權表示,印度是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測維持於7.6%,吸引不少外國投資者發掘當地龐大商機。印度政府近年實施多項便利營商政策,開放多個產業予外商直接投資,加上勞工生產力不斷提高,愈來愈多廠商選擇到印度設廠,當中包括不少電子產業,美國蘋果公司最近更計劃在班加羅爾(Bangalore)生產智能手機iPhone。

貿發局研究部團隊最近到訪印度十多個主要省份,何達權表示西部的古吉拉特(Gujarat)和馬哈拉施特拉(Maharashtra),以及南部的泰倫加納(Telangana)及安得拉(Andhra Pradesh),擁有較佳的條件作為遷徙生產基地的選址。」他建議港商可以先考慮於這些地區的工業園設廠,「這些地區均在經商環境改革(EODB)排名具領導地位,其中尤其以安得拉(Andhra Pradesh)及泰倫加納(Telangana)擁有多項優勢,包括提供『單一窗口』的貿易便利化措施,協助企業發行建築牌照及提升環境效率的註冊許可證。」

他又指出,儘管印度東部的西孟加拉(West Bengal)和奧里薩(Odisha)能夠提供充裕且低廉的勞工及土地,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較緩慢,政府為吸引外資及生產活動的誘因也不足,「印度東部地區對新投資者而言商機龐大,惟當地商貿環境甚具挑戰性。」他舉例指,當地只設立數個工業園區,而且現代化物流、基建設施不足,難以應付未來的經濟發展。

參考資料

訪問視頻 http://bit.ly/2mlJMSQ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圖中)聯同其團隊,於記者會上剖析最新出口形勢,以及公布印度實地考察的研究報告。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香港出口指數由去年第四季的33.7,大幅回升至今季的47.1,反映香港出口商對短期出口表現樂觀。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指,儘管去年的經濟復甦步伐不穩,各個主要行業的出口指數均略有改善。

香港貿發局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師何達權指,印度作為生產基地有多重優勢,包括享有較低關稅優惠、低廉的勞工成本、不斷提高的勞工生產力及完善物流配套等。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訊及公共事務部:
金玲彤               電話:(852) 2584 4514                    電郵:christine.kam@hktdc.org
鄭釗平               電話:(852) 2584 4395                    電郵:Joshua.cp.cheng@hktdc.org

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成立於1966年,是致力為香港商界創造機遇的法定機構。我們在世界各地設有40多個辦事處,其中13個在中國內地,推廣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亞洲,以至世界各地的營商平台。香港貿發局與商界同行50載,通過舉辦國際展覽會和會議,以及商貿考察團,協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及環球市場。此外,香港貿發局透過產品雜誌研究報告,以及包括新聞中心在內的數碼平台,發佈最新的市場和產品資訊。有關香港貿發局的其他資訊, 請瀏覽www.hktdc.com/aboutus/tc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