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簡易操作 定價合理
2016年10月28日 – 步入智能化的世代,燈泡的功用早已不只是照明。由香港貿易發展局 (香港貿發局) 主辦的第18屆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一連四天 (10月27至30日) 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三位業界專家昨日 (10月27日) 以「智能照明的最新發展」 為主題,探討其市場潛力及當中所面對的挑戰和機遇。
智能照明 行業增值
研討會上,LEDinside 總編輯林昌明指出,不論是傳統燈具,抑或是LED燈具,其市場規模都在下跌。他相信,智能照明 (smart lighting)為業界帶來新的發展方向,並為燈具提高市場價值。
他解釋稱,智能照明是發展智能家居 (smart home) ,以至智能城市 (smart city) 的切入點。「我們每天用燈量最少達8至12小時,只要裝置感應器,便可以收集使用者的大數據,從而改善室内及城市的燈光質素和氣温等等,達到能源效益。」
家用市場增長潛力大
林昌明引述數據指,全球的智能照明市場近年急速發展,其中商用市場雖然在2015年所佔的比例最大,高達74%,但預計屆2020年,相關比例將降至51%;反之,家居市場比例則料由2015年的10%,增至2020年的31%,增幅最大,亦是商機所在。
他提到,飛利浦 (Philips) 在2012年推出Hue智慧LED燈泡,採用ZigBee短距低功耗協定,搭配其Hue Bridge橋接器,連接到家中的Wi-Fi無線路由器,透過智能手機控制燈泡的開關、光色與亮度,但由於定價太高,無法打進家用市場。
統一制式 方便應用
林昌明又舉例指,Sony今年年初發表的Multifunctional Light 智能電燈產品,因為定價相對合理,相對適合家居市場。他形容:「該產品除了能夠控制全屋的燈具,又可以按心情而改變燈泡顏色,更可透過 Wi-Fi 連接家中不同的裝置,再以智能手機來控制,因應房間的情況而自動開關燈光、電視、冷氣等家居電器。」
他相信,物聯網 (IoT) 將是智能照明市場發展的主要動力,吸引不同品牌加入市場。屆時,物聯網將出現統一的無線通訊系統,並料以ZigBee的普及程度較高。
簡單才是聰明
Neonlite International Ltd 董事總經理Fred Bass就以英文縮寫「K.I.S.S.」來形容智能照明未來發展的關鍵:「簡單才是智能。」他強調,智能照明產品要避免使用複雜的術語或困難的安裝程序,以免嚇怕用家。
Fred Bass提到,大眾每天都會使用燈具。因此,智能照明除了需要連接各種各樣的設備,其操作界面亦必須簡單易明。以旗下品牌Megaman (曼佳美)為例,就提供操作短片和技術培訓等支援服務,方便入門用家使用。
物聯網推動發展
Leedarson Lighting Holdings Pte Ltd物聯網業務銷售及市場總監Kellen Yang認為,物聯網令不同物件智能化地連結起來,進一步推動智能家居及智能城市的高速發展。由於照明系統是日常生活所需,所以在智能家居方面、甚至在智能城市的發展上,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她表示,單是連接各樣設備並不足夠。「假如每件物件都要下載一個應用程式,而用家在抵家後,仍需要透過手機啓動應用程式,才能令物件連接,那樣就不是智能。」她強調,智能就是一踏進家,感應器自動啓動所有連接功能,然後隨即收集用家大數據,進而把數據送去信息中心作分析。
安全私隱受關注
另外,Kellen Yang引述德國市場研究公司GFK數字指,有48%受訪消費者表示關注智能照明的系統保安,亦有過半數擔心泄露個人私隱,反映智能照明業者面對的挑戰。
她認為,智能照明系統除了要有連接性之外,亦需具備安全性、兼容性及穩定性,而且操作要簡單及定價合理,才能在家用市場普及起來。
|
LEDinside 總編輯林昌明認為,物聯網將是智能照明市場發展的主要動力。
|
|
Neonlite International Ltd 董事總經理Fred Bass指,智能照明除了需要連接各種各樣的設備,其操作界面亦必須簡單易明。 |
|
Leedarson Lighting Holdings Pte Ltd物聯網業務銷售及市場總監Kellen Yang強調,智能照明系統除了要有連接性之外,亦需具備安全性、兼容性及穩定性。
|
傳媒查詢
新聞界如有查詢,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訊及公共事務部:
陳彥瑾 電話:(852) 2584 4525 電郵:banbi.yc.chen@hktdc.org
香港貿發局新聞中心︰http://mediaroom.hktdc.com/tc
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今年慶祝成立50周年,是專責推廣香港對外貿易的法定機構,服務對象包括以香港為基地的製造商、服務供應商及貿易商。我們在世界各地設有40多個辦事處,其中13個在中國內地,推廣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及亞洲的營商平台。香港貿發局舉辦國際展覽會和會議,以及商貿考察團,協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及海外市場。此外,香港貿發局透過產品雜誌、研究報告,以及包括新聞中心在內的數碼平台,發佈最新的市場和產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