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English 简体
新聞稿2016年7月7日
圖片下載

施展「筆生武藝」 探討香港武俠文學發展

著名武俠文學家傾情細訴 配合珍貴手稿 呈現文壇瑰寶

2016 年 7 月 7 日 –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 (香港貿發局) 主辦的第 27 屆香港書展將於 7 月 20 至 26 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為配合年度主題「武俠文學」,今屆書展文藝廊特別呈獻「筆生武藝香港的武俠文學」展覽,介紹八位具代表性的香港武俠文學作家,並展出早年連載式武俠小說剪報、早期版本的武俠小說書籍、武俠文學改篇劇本、漫畫等珍貴展品,還將配合一連串分享會,邀請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細說寫作點滴及武俠文學的發展。此外,文藝廊亦設「文壇俠聖金庸與查良鏞」展覽,重點介紹武俠泰斗金庸先生的寫作生涯和其事業成就。

展品珍貴多元 立體呈現文壇瑰寶

大會今日舉行展覽傳媒預展,邀請《武俠世界》雜誌社長沈西城、知名畫家李志清及武俠小說作家鄭丰,暢談香港的武俠文學點滴,其中沈西城表示:「『筆生武藝 – 香港的武俠文學』和『文壇俠聖 – 金庸與查良鏞』展覽結合多媒體的武俠文學材料,讓參觀者從不同手稿、剪報中,以多角度欣賞這塊文壇瑰寶。」

曾經為金庸和古龍的作品繪畫插畫,以及獲金庸首肯出版《笑傲江湖》漫畫的知名畫家李志清提到:「金庸小說故事吸引,脈絡清晰,畫家較容易把當中角色形象化;而一部好的武俠小說,必須『武』與『俠』元素並重,非單純只放大武打緊張場面,這樣才有助讀者從書中培養出俠義心腸。」而武俠小說作家鄭丰形容香港是武俠文學重鎮,她表示,小時候熱愛金庸小說,但得悉金庸原來早已封筆,遂開始仿傚金庸筆鋒,創作武俠小說,嘗試延續金庸餘韻,最終漸漸創出自己的風格。

香港可說是武俠小說大師的搖籃,梁羽生、金庸、古龍、倪匡、溫瑞安及黃易等都於香港創作武俠小說,寫下多部風靡華文世界的經典,而多部武俠鉅著都曾被改編成漫畫、電影、電視劇、電子遊戲等等,對中華文學及社會文化影響深遠。

「筆生武藝香港的武俠文學」

「筆生武藝 – 香港的武俠文學」展覽以年代劃分八位具代表性的香港武俠文學作家,由 50 年代到近代,以多位重量級作家為切入點,包括 1950至70年代 : 梁羽生、金庸、古龍、倪匡;1980年代的溫瑞安、黃易 ;而1990至2000年代的代表就有喬靖夫及鄭丰。

展覽將展出多件珍貴展品,例如梁羽生50年代出版的作品《萍踪俠影錄》、70 年代《倚天屠龍記》改編漫畫及李志清筆下的「水墨 •武俠」畫等;另外,亦會網羅多位著名作家的手稿,包括《少年四大名捕》(溫瑞安)、《少年無情》(溫瑞安)、《武道狂之詩》(喬靖夫)、墨寶(梁羽生) 、「談武俠小說」 (梁羽生)等,讓參觀者感受一份份經典作品的誕生過程。

 

「文壇俠聖 金庸與查良鏞」
在香港的武俠文學界中,金庸先生可謂一代泰斗。今屆書展文藝廊特設「文壇俠聖 – 金庸與查良鏞」展覽,除了涵蓋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創作,亦會介紹原名查良鏞的金庸先生,早年在電影行業以及報業的發展;另外,大家亦會欣賞到金庸先生的手稿、親筆對聯、早年於《新晚報》、及《明報》刊登的連載小說、五、六十年代的單行本和普及本金庸小說、跟金庸先生有關的電影海報、衍生自他作品的電視、電影及文創產品,以及一些珍貴照片等。

 

去年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世界華文文藝研究學會聯合主辦了「我與金庸──全球華文散文徵文獎」,向世界各地華文作家、愛好寫作的各界人士,啟發自金庸先生作品的散文及讀後感文章,得獎作品亦會於展覽中展出。

武俠小說大師溫瑞安開講

另外,為了加強作家與讀者交流,書展期間大會將舉行多場分享會,當中包括武俠小說大師溫瑞安,將於7月24日親臨書展,以「此情可待成追擊 ─ 我們早已 『復仇者聯盟』」為題,與讀者分享超新派武俠的起步與發展,書裡書外體驗武俠文學的魅力。三十年來,溫氏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約30部,近年他的小說更成為遊戲的搶手熱點,至今仍不斷有手機及網絡遊戲推出。近年他專注在網上發表短篇武俠文章,並在內地巡迴演講,所到之處,均座無虛席,反應熱烈。

其他精彩講座包括岡崎由美教授將主持的「享受武俠境界—日本讀者眼中的金庸小說」、鄭丰的「東方武俠與西方奇幻:任我行的九龍寶椅 vs. 冰與火的鐵王座」、喬靖夫的「武俠傳說的重構與再述」等,絕對不容錯過。

圖片下載︰http://bit.ly/29AwKvt

 

香港書展今日舉行文藝廊傳媒預展,邀請了(圖左至右)《武俠世界》雜誌社長沈西城、武俠小說作家鄭丰及知名畫家李志清,細說香港的武俠文學點滴,並媒體介紹部份珍貴展品

梁羽生50年代出版的作品《萍踪俠影錄》

武俠小說大師溫瑞安《少年四大名捕》手稿及其他作品

李志清作品「天地南北雙飛客」

武俠小說大師溫瑞安將於7月24日親臨書展開講,絕對令人期待。圖為溫瑞安2012年出席香港書展演講配相

 

以下為配合年度主題「武俠文學」的講座時間表,惟以香港書展網站最後公佈為準:

武俠世界一甲子
 

日期: 7 月 21 日 (星期四)

時間:上午 11時 30 分至 下午1 時

地點: 會議室S428

講者:沈西城

主持:施仁毅 、顧臻、林保淳教授 

 

 

武俠歷史江湖遺珠

 

日期: 7 月 21 日 (星期四)

時間:下午 6時至 7 時30 分

地點: 會議室 S426-427

講者:沈西城

 

解讀香港武俠小說與武術文化的恩仇錄

 

日期: 7 月 21 日 (星期四)

時間:下午 2時 30 分至 4 時

地點:會議室S224-225

講者:趙式慶

媒體再生下的金庸小說

 

日期: 7 月 22 日 (星期五)

時間:下午 3時至 4 時30 分

地點: 會議室S428

講者:邱健恩博士

 

 

 

金庸的武俠世界

 

日期: 7 月 22 日 (星期五)

時間:下午 5時 30 分至 7 時

地點: 會議室S224-225

講者: 鄭政恆、陳墨

天上武俠地上武林

 

日期: 7 月 22 日 (星期五)

時間:上午 11時至 12 時30 分

地點: 會議室S426-427

講者:王嘉恩

 

一代風氣開金梁」-清談武俠小說巨人梁羽生、金庸

 

日期: 7 月 23 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 6時至 7 時30 分

地點: 演講廳二

講者: 文字工作者沈西城、香港小說學會榮譽會長楊興安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課程發展主任楊健思

東方武俠與西方奇幻:任我行的九龍寶椅 vs. 冰與火的鐵王座

 

日期:  7 月 23 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 5時30 分至7時

地點:會議室S224-225

講者:鄭丰

 

 

「我與金庸-全球華文散文徵文獎」交流講座: 「從世界閱讀金庸」、「金庸與散文創作」

 

日期: 7 月 24 日 (星期日)

時間:下午3時 至 5 時
地點:演講廳二

講者: 潘正鐳、宇文正、王健育、宋偉傑、丘彥明、鄭培凱、郭培明、陳橋生、陳平原、陳若曦、趙麗宏、戴小華、陳浩泉、葛一敏、黃維樑、甘以雯、曾毓林、喻大翔

 

主持:潘耀明 (香港世界華文文藝研究學會會長、《明報月刊》總編輯兼總經理)、陶傑

 

此情可待成追擊我們早已 「復仇者聯盟」

日期: 7 月 24 日 (星期日)

時間:下午 3時 30 分至 5 時
地點: 會議室S221

講者: 溫瑞安

武俠傳說的重構與再述

 

日期: 7 月 24 日 (星期日)

時間:下午 5時 30 分至 7 時

地點:會議室S224-225

講者: 喬靖夫

 

享受武俠境界日本讀者眼中的金庸小說

 

日期: 7 月 24 日 (星期日)

時間:下午 6時至 7 時30 分

地點:會議室S222-223

講者:岡崎由美教授

握緊刀鋒一古龍

 

日期: 7 月 25 日 (星期一)

時間:下午 6時至 7 時30 分

地點: 會議室S426-427

講者: 薛興國

主持: 沈西城

 

 

 

 

如讀者有意參加上述活動,可於下列網頁登記留座:http://www.hkbookfair.com/seminar_authors

香港書展網址:www.hkbookfair.com

香港貿發局新聞中心︰http://mediaroom.hktdc.com/tc

傳媒查詢

新聞界如有查詢,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訊及公共事務部:

吳健文       電話:(852) 2584 4393    電郵:billy.km.ng@hktdc.org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