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English 简体
新聞稿2015年7月21日
圖片下載

身殘志不殘 余秀華論盡詩歌人生

 
  內地詩人余秀華(左)與「香港文學獎雙年獎」得主廖偉棠於香港書展的「名作家講座系列」上以詩會友,就「漫談,亂談」為主題,輕鬆閒談寫詩與生活的關聯。
   
 
  余秀華稱,詩歌是心靈及意見的表達,寫詩對她來說是快樂的。
   
 
  廖偉棠稱,余秀華的詩歌是殘酷的,並不溫暖,這也正是其詩的魅力所在。

2015年7月21日 – 內地當紅詩人余秀華,用詩歌戰勝命運。昨天(7月21日)她與「香港文學獎雙年獎」得主廖偉棠於香港書展的「名作家講座系列」上以詩會友,就「漫談,亂談」為主題,輕鬆閒談寫詩與生活的關聯。

余秀華生於湖北農村,儘管腦癱讓她行動不便,但卻沒有埋沒她的寫作天賦。她於2009 年開始創作詩歌,寫愛情、親情及生活感悟,16年來,憑敏銳細膩的感悟,寫出2,000多首詩歌。2014 年,余以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於內地網絡迅速躥紅,其作品引起的種種讚賞與非議,促使大眾再次關注詩歌。

詩無分好壞
對於網上爭議聲不斷,余秀華笑言,詩歌是心靈及意見的表達,在這反詩歌的年代,擁有一、兩名知音已實屬難得,當初亦未料到自己的詩歌會被廣傳:「懂你的是幸運,不懂也沒關係;好詩沒有標準,我認為好的,別人說不好,別人覺得好的,我卻不覺怎樣。」

身體殘疾、婚姻錯配、母親忽患重病,在別人眼中,余秀華的出生以至際遇都是不幸的,但她性格倔強,不哭不鬧地對抗命運,並用寫詩來宣泄情緒:「創作源頭是生活體驗及心靈的表達,大家可以不寫詩,但可生活得有詩意,最重要是有好奇心。」

當活在純真
詩人往往予人抑鬱、自戀的印象,余秀華提到,曾有詩人對她說,好的詩人都自殺,為何余偏偏不去自殺,質疑她並非好詩人:「我反問他,你也不自殺,難道你也不是好詩人?」

余秀華坦言,每人都有困難時,自己的苦難不值一提,正因人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故再怎樣活也無所謂,也讓她活得更「胡作非為」:「長大的過程中,沒有聽取別人的意見,這讓我保持純真的性格;但沒有學好怎樣與人相處,也是挺失敗的。」

堅毅賦予的魅力
當悲傷時,余秀華就會拿起書本,無論是哲學書,還是經典書,她統統都愛讀。余表示,閱讀是思考的過程,能化解悲痛的情緒,她還會在別人的詩中找尋靈感,喜歡大器風格的女詩人。廖偉棠點評說,余的詩歌是殘酷的,並不溫暖,這也正是其詩的魅力所在:「去年下半年更是她的爆發期,首首都是好詩。」

被廖偉棠問及為何去年寫詩「功力」大增?余秀華指出,年輕時認為寫作要淋漓盡致才夠痛快,但現在發現,有很多想說的話是不能直說的:「現在是感情藏而不露,情緒層次更深。」

創作是喜悅的
余秀華是多產詩人,寫詩對她來說是快樂的,她不會刻意去經營詩人的銜頭:「若寫不出詩就不寫了,我已覺得滿足,因生活是賺來的,並沒有虧損,反而詩歌被捧得這麼高,還有點害怕。」廖偉棠感嘆說,在環境迫使下,現代詩人不能單純創作,要賣臉,更要適當地賣隱私,余則笑答,自己太純真,沒甚麼隱私。

由於不良於行,余秀華雖首次來到香港,卻沒有四處遊覽。余笑言,出遊擔心走失,加上香港人太多,也不習慣,她認為,人類生活於有限的範圍內,所謂的突破及向外衝,並非單指四處行走,而是指內心的突圍。

香港書展網頁www.hkbookfair.com
香港書展視頻https://goo.gl/rlXg4t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訊及公共事務部:
吳健文  電話:(852) 2584 4393   電郵:billy.km.ng@hktdc.org
鄭釗平  電話:(852) 2584 4395   電郵:joshua.cp.cheng@hktdc.org

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成立於1966年,是專責推廣香港對外貿易的法定機構,服務對象包括以香港為基地的製造商服務供應商及貿易商。我們在世界各地設有40多個辦事處,其中13個在中國內地,推廣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及亞洲的營商平台。香港貿發局舉辦貿易展覽會商貿考察團,協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及海外市場。此外,香港貿發局透過產品雜誌研究報告以及網上平台,發佈最新的市場和產品資訊。有關香港貿發局的其他資訊,請瀏覽www.hktdc.com/tc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