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发局研究报告:探讨香港中成药特色产业机遇
- 香港中成药拥有良好声誉,内地对港澳合资格的传统中成药已採取简化审批上市程序,为港商拓展大湾区及内地其他市场提供良好机遇。
- 统一及完整的註册制度,有助加强香港中成药的品质监控,进一步增加其他监管机构及持分者对香港中成药信心。
- 香港首家中医医院即将于今年底逐步投入运作,进一步促进中医及中成药的普及化。
2025年7月24日 — 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今天发表《香港中成药产业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分析中成药产业在香港的发展及挑战,以及出口市场机遇。报告指出,香港拥有不少歷史悠久、声誉良好的中成药品牌。然而,随着过渡性註册中成药制度于六月底结束,所有在香港销售的中成药现在均持有效正式註册,香港中医药监管体系踏入新阶段;香港中医医院也将于2025年底逐步投入运作,加上内地对香港註册的传统中成药(包括内服及外用),已实施简化的上市註册审批安排,为港商拓展内地市场提供便利,均对本港中成药产业带来正面影响。
香港中成药声誉良好、简化註册安排便利港商拓展内地市场
香港目前拥有约2,000家中成药及中药材相关企业(包括进出口贸易、制造、批发及零售),包括约264家获纳入本港中成药制造商名单的企业。另外,香港制造的中成药大部分面向消费市场。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香港中成药出口28.8亿港元当中 ,93%是本地生产产品,明显与其他以转口贸易为主的产业不同;内地是本港中成药出口的主要市场,2024年的佔比超过70%,其次为澳门(约20%)及东盟(约6%)。
香港贸发局首席经济师(大中华区)赵永础表示:「不少香港中成药企业希望拓展出口增加销售,特别是拥有全球最高中成药销售金额的内地市场。不过,内地中成药进口规模相对细小,上市註册制度和技术标准又与香港不尽相同。尽管如此,香港中成药在华南地区以至海外华人市场都拥有良好声誉,加上内地对港澳合资格的传统中成药已经採取简化审批上市程序,为港商拓展大湾区及内地其他市场带来不可多得机遇。此外,网购活动蔚然成风,在符合当地市场的法律法规前提下,港商可考虑利用跨境电商渠道拓展内地以至海外市场。」
完整註册制度推动中药标准化发展
报告指出,特区政府近年积极推动中医药发展,包括多年前设立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以规管中成药的註册与管理,在中医教学、医疗及科研等多个方面对中医服务提供持续支持,有助香港培育专业中医人才及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截至今年7月初,本港约有345家企业(包括贸易商)拥有8,244种在香港註册的中成药。
报告认为,统一及完整的註册制度,有助加强香港中成药的品质监控,进一步增加其他监管机构及持分者对香港中成药信心。此外,香港首家中医医院即将于今年底逐步投入运作,为市民提供全面的中医诊疗服务,这将可促进中医及中成药的普及化。
此外,一些香港的中成药企业及本地大学,也致力发展新的中成药以进一步拓阔市场。早前获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重点创科项目「InnoHK 创新香港研发平台」(InnoHK) 资助的香港浸会大学「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基于先前对传统中草药古方「麻子仁丸」的先导性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研制治疗慢性便秘的新药CDD-2101,首次获批准于美国进行临床研究。
香港浸会大学中药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卞兆祥教授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收集足够的安全性和疗效数据,以获得FDA审批CDD-2101成为可销售的新药,并在美国上市。这不仅是香港中药研发的一大突破,更是推动中药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内地市场规模逾4,500亿元人民币
内地作为全球最大中成药市场,中成药流通销售金额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内地自2021年已简化在港澳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的註册审批流程 ;2025年1月,国家药监局进一步简化审批在香港使用15年以上、其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传统口服中成药,相关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也已经在本年4月发布。报告认为,内地简化有关中成药的上市註册审批程序,正为港商拓展大湾区及内地其他市场提供极大便利。
另一方面,海外地区对中成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各有不同,不少海外市场把中成药归类为草药、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等类别管理,但不少东南亚国家对中成药有特定、相类似的法例要求,使中成药进入当地市场有例可循。
而且,随着全球电子商贸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商零售也为香港中成药开闢新的销售渠道。就内地市场而言,报告指出部分外用中药酒及清凉油等中成药已被纳入《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允许相关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往内地。海外市场方面,东盟的电商零售市场正在迅速增长,加上当地市场对草药及保健相关产品有不俗需求,在符合当地法规前提下,香港中成药企业也可通过线上渠道发掘更多商机。
年度中医药会议 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为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由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联同香港贸发局及十大科研机构携手筹办的「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会议」,将于今年8月15至16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21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马来西亚及泰国的医药学院、科研机构、药厂及药业组织的学者及专家,将于会议上探讨传统中医药用于防治肿瘤、炎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最新发展,并公佈多项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及分享成功个案。请浏览:https://www.hktdc.com/event/icmcm/sc。
报告及图片下载:https://bit.ly/45kCaXu
|
香港贸发局今天发表《香港中成药产业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图为香港贸发局首席经济师(大中华区研究团队)赵永础(左)及香港浸会大学中药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及协理副校长(临床中医药)卞兆祥教授。 |
|
香港贸发局首席经济师(大中华区研究团队)赵永础指出,内地对港澳合资格的传统中成药已採取简化审批上市程序,为港商拓展大湾区及内地市场提供更多机遇。 |
|
香港浸会大学中药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及协理副校长(临床中医药)卞兆祥教授表示,浸大早前以中草药古方研发治疗慢性便秘的新药,首次获批准于美国进行临床研究,是推动中药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
传媒查询
新闻界如有查询,请联络:
奥美公共关系:
梁宝琼 |
电话:(852) 9275 7704 |
|
卜雅颖 |
电话:(852) 9379 9694 |
香港贸易发展局传讯及公共事务部:
苏显博 |
电话:(852) 2584 4049 |
|
张希汶 |
电话:(852) 2584 4272 |
|
刘茸 |
电话:(852) 2584 4472 |
香港贸发局新闻中心︰http://mediaroom.hktdc.com/sc
香港贸易发展局
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是于1966年成立的法定机构,负责促进、协助和发展香港贸易。香港贸发局在世界各地设有超过50个办事处,其中13个设于中国内地,致力推广本港作为双向环球投资及商业枢纽。 香港贸发局通过举办国际展览会、会议及商贸考察团,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开拓内地和环球市场的机遇。香港贸发局亦通过研究报告和数码资讯平台,提供最新的市场分析和产品资讯。有关香港贸发局的其他资讯,请浏览www.hktdc.com/aboutus/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