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我们 | 联络我们 |
English 繁體
新闻稿2018年5月8日
图片下载

香港创新医学科研技术

突破治疗、检测、生产界限

201858 – 医学科技日新月异,衍生了各种医疗、保健、检测装置、新物料,以及辅助治疗和手术的工具及设备,而网印技术及3D打印技术更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把一些医疗组件列印出来。目前,不少由香港研发的专利医学科技在国际上取得突破性发展。香港贸易发展局 (香港贸发局) 在「香港国际医疗器材及用品展」首日 (5月7日)举行「趋势前瞻: 医疗科技及智能保健」研讨会,介绍最新的本地医学技术趋势。

任何佩戴式或连接物联网的智能保健和医学装置均由多个元件组合而成,当中以传感器和电池属最常见的组件。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从新物料开发、组装过程和装置应用着手,研发新一代传感器和电池。其技术经理傅丽博士在研讨会上,主要讲解崭新的传感器技术、列印式电池(Printed Battery)技术,以及电子肌肉 (e-Muscle)。

打印技术生产传感器成品

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主力研发列印式压力传感器(Printed Pressure Sensor) 、硅晶温度传感器(Si-based Temperature Sensor)。「列印式压力传感器具有多层结构,其电极(electrode)夹心层含专利压力感应墨水,并由高解像度的网印机列印出来。」傅博士表示,该公司自行研发物料,用来组装列印式压力传感器及传感器阵列(Sensor Array)。「测试证明,此传感器的传导性与施压力度成正比,即施压力越大,传导性越高。经过多次施压测试后,传感器的表现稳固,并拥有良好的热力稳定性。此外,传感器阵列可感应长方形、圆形物件的轮廓线条,以及手部的压力。只要调校物料成份和装置结构的设计,便可调整压力量度范围,迎合各种用途。」

硅晶温度传感器则用来感应温度,傅博士指出, 这种传感器对温度的重覆感应十分准确。「一般3D打印仅採用单一物料,但我们却能採用多种物料把整个硅晶温度传感器打印出来,包括把内置的印刷线路板、晶片等零件组装起来。」

即用即弃电池 用途广泛

打印技术亦可把任何形状、呎码和电压的多层结构电池打印出来,这种电池即用即弃,并可因应各行各业的需要而改变形状和设计。「医用或美容垫贴可利用列印式电池所输出的微电流导入活性成份。此电池亦适用于教育装置、智能卡、射频技术(RFID)等产品。」

物料应用亦把医学科技带入新领域,「电子肌肉採用自动称身(Auto-fitting)原理运作,其物料经拉扯后,只要调校热能的来源或温度,便可调节电子肌肉成指定形状。这种自动切合人体形状的电子肌肉可应用于健康护理装置,例如,用来改善肌肉绷紧问题,甚至应用于时装、运动装备、电子产品、智能手表、机械人、互动玩具等产品。」

 

医学级指环量度身理数据

睡眠质素不佳,影响身体健康。睡眠窒息症更是心脏病、中风等相关慢性疾病的先兆,长者及男性是较高危的一族,不可掉以轻心。倍灵科技有限公司看准市场需要,研发首个医学级专利智能戒指,用来量度心跳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数据。此产品已经临床实验测试,并通过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FDA)审批,现正待获取相关证书。该公司总裁梁立慧博士表示,传统的检测程序需时甚久。

「以往,睡眠窒息症患者要排期入院做检查,轮候时间可能长达一至两年。在院中做检测,患者要戴上十多个传感器,自然浑身不舒服,并且要在多个小时内成功入睡,才能获取数据,否则白白浪费了一晚。完成检测后,要等数个星期才可取得报告。此外,经分析后,严重患者可能需佩戴唿吸机的鼻罩或接受手术,不过,患者接受唿吸机治疗一段时间后,往往因不知成效而中途放弃治疗。」

备有电池插座的智能戒指则简化了检测程序,「患者每晚佩戴戒指收集数据,第二天把戒指放回插座,插座便会读取收据,一星期至十天后,患者把插座带回诊所,然后通过云端系统直接上载数据。接着,人工智能(AI)系统会分析患者的睡眠质素,以及治疗成效。我们发现戒指所收集的数据结果显示,接受唿吸机治疗的患者情况好转。」

香港盛产创新医学技术

随着香港人口老化,长者健康日益关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亦有参与多项医疗、手术科技计划的研发及测试,当中包括远端指骨间关节(Distal Interphalangeal Joint,简称DIJ)、新型骨折外支架 (Plaster Cast-Free Bracing)、腹腔镜手术烟雾驱散技术、分析皮肤癌的光学影像系统等开发技术。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智能保健,医疗科技及光学首席顾问苏文杰表示,远端指骨间关节是一种人工手指关节,以高弧度及坚硬度、表面幼细度取胜,且直径的精确度相当高。新型骨折外支架纾缓了传统「打石膏」对接触伤患处所造成的压力,以及改善伤患者的活动能力。

微创腹腔手术进行期间,所产生的烟雾会影响医生的视野,妨碍手术进度。苏文杰指出,专利腹腔镜手术烟雾驱散技术採用空气动力学设计,可在手术时把聚积在腹腔镜前的烟雾吹走,令镜头回復清晰。皮肤癌专用的光学影像系统可用来检测黑色素瘤状况,以及治疗成效。

现时,香港政府提供两项科技研发资助,包括「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以及「创科生活基金」,当中的政府资助分别高达40%及90%。苏文杰表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亦为成功申请者提供3D 打印支援,以及符合国际法规的测试。

 

 

「趋势前瞻: 医疗科技及智能保健」研讨会的三位讲者介绍由香港研发的最先进医疗、检测科技、设备、辅助工具,以及组件。

 

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技术经理傅丽博士表示,传感器和电池是所有佩戴式智能装置的重要组件。

灵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梁立慧博士指出,穿戴式戒指精简了检测程序,让睡眠窒息症患者在家收集心跳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数据。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智能保健,医疗科技及光学首席顾问苏文杰表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可为「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及「创新生活基金」的成功申请者提供3D 打印支援,以及符合国际法规的测试。

展览网页
香港国际医疗器材及用品展:www.hktdc.com/hkmedicalfair/tc

 

传媒查询
请联络香港贸发局传讯及公共事务部:
樊文英               电话:(852) 2584 4298              电邮:selina.mi.fan@hktdc.org 

香港贸易发展局简介

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成立于1966年,是致力为香港商界创造机遇的法定机构,在世界各地设有40多个办事处,其中13个在中国内地,推广香港作为通往中国内地、亚洲,以至世界各地的营商平台。香港贸发局与商界同行50载,通过举办国际展览会和会议,以及商贸考察团,协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拓展内地及环球市场。此外,香港贸发局透过产品杂志研究报告,以及包括新闻中心在内的数码平台,发佈最新的市场和产品资讯。有关香港贸发局的其他资讯,请浏览www.hktdc.com/aboutus/tc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