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我们 | 联络我们 |
English 繁體
新闻稿2016年8月16日
图片下载

贸发局中医药及健康产品会议

探讨中医药普及后的检测管理

2016816 –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及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合办的「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会议」,一连两天(8月11及12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会议期间,大会邀请多名业内专家演讲,剖析中医药及健康产品最新趋势。其中第二天的重点主题分别是法规发展、市场导向及商业化,由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理事长黄谭智媛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助理所长刘碧珊教授分别担任主持。

全面提高保健品质素

「国家现行新政策已加大对保健产品研究工作的要求,包括配方研究、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以全面提高国内的产品质素。」讲者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林元教授表示,进口中国的保健食品配方必须符合保健食品原料要求、其功能必须符合27个要求或营养素、产品註册检验合格(卫生学、功能、安全性),以及在国外 (境外) 批准上市销售一年以上。

他又指,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必须註册,而首次进口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 (其营养物质应被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则必须备案。申报时,必须注意评审的核心要求,即产品的安全性、功能性及可控性需合格,另需备有可追溯性的资料供查核。

中药在欧盟获互认

荷兰药品评价委员会的副秘书Emiel van Galen称,2011年欧盟传统中药产品的传统使用註册 (traditional use registration) 有374宗,比之前大幅上升,原因是欧盟于2004年颁佈《传统植物药註册程序指令》的7年过渡期完结,并全面实施 (即註册的中药才可在欧盟市场销售和使用)。2012年的註册宗数回落至270,而2014及2015年分别有125及139宗註册,料今年註册宗数稳定,因为现时中药在欧盟渐被互认。

截至2015年底,欧盟成员国中传统中药产品的传统使用註册宗数,以英国称冠,其次先后为德国、波兰及奥地利。他提及,传统中药产品在申请日前,至少需有30年的药用歷史,包括在欧盟至少已有15年的使用歷史,而申请者必须提供文献资料、专家报告等作证。

中药使用泰国趋普及

泰国的Huachiew TCM Hospital (华侨中医院) 副院长Yenchit Techadamrongsin(周少华) 表示,传统中药在泰国已有700年歷史,首间泰国中医院早于1903年成立,而华侨中医院则于1995成立,当地大学于2004年首设中药学院培训人才。她又指,泰国政府每年均会资助国营医院,如2014年人均资助2,895泰铢(约647港元),另针疗资助每次上限为150泰铢(约34港元)。

「中药在泰国渐渐普及,以华侨中医院为例,每日平均有500人求诊,周末两天平均有700人,求诊者以当地中国人为主,而中医师亦由三年前约28人增至现时40人。」Techadamrongsin续称,中医与泰医在泰国同样受欢迎,西医则被比下去,因西药副作用较多,且费用愈来愈高。现时当地的中药原料大部份是进口,常用的中药材包括丹参、黄茋及枸杞子。

新中药成份需作严谨检测

另外,会议中的市场导向及商业部份,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崎教授称,金银杏酮酯(GBE50) 是银杏叶提取物,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原料药批件,是中、美、英、澳四国专利保护产品。他指,银杏酮酯及其制剂在产业化生产中,必须提升及控制质量标准,而研发时会将市场上不同品牌的银杏叶制剂所含的相同成分作比较,包括萜类内酯、黄酮醇苷、黄酮苷等,再进行分析。银杏酮酯主治活血化瘀,用于血瘀型胸痹及血瘀型轻度脑动脉硬化所引起的晕眩、冠心病及心绞痛等。

中医诊所「走出去」

另一讲者农本方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隆生指,公司成立于1998年,现拥有超过700种单一产品及超过200种复方产品,2015年位列中国专利中药出口商第三位;农本方亦运用其中药知识及技术,配合现代化的管理,开设中医诊所,现于香港有37间小型诊所,集中在商场,每间诊所驻有一名医师,计划今年底增至50间,2021年增至逾150间。

陈隆生形容,农本诊所亦正「走出去」,已于上海、广州、广西及广东申请开设诊所,预计今年底获批,计划3至4年内开逾100间;而自2014年在澳洲开设首间中医诊所后,亦计划进军美国及新加坡。他认为,一带一路将改善沿线国家的生活水平,为中医诊所这「软件」带来机遇。

诚信管理成关键

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经理吴炜表示,诚信对品牌十分重要,北京同仁堂以品牌为核心的诚信管理,由产品源头、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以至销售环节均要确保诚信。她又指,品牌亦着重创新,2007年品牌集中整合系统内的主要科研资源,逐步完成技术创新体系架构;产品亦创新,包括创新古方应用、推出新型保健品等,希望借道香港打开世界之窗,进军欧美。

 

荷兰药品评价委员会的副秘书Emiel van Galen表示,现时中药在欧盟渐被互认,料今年传统中药产品的註册宗数趋向稳定。

 

 

 

农本方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隆生认为,一带一路将改善沿线国家的生活水平,为中医诊所带来机遇。

 

 

传媒查询

新闻界如有查询,请联络香港贸发局传讯及公共事务部:

陈彦瑾                      电话:(852) 2584 4525                     电邮:banbi.yc.chen@hktdc.org

陈静雯                        电话:(852) 2584 4537                   电邮:katherine.cm.chan@hktdc.org

香港贸发局新闻中心︰http://mediaroom.hktdc.com/tc

香港贸易发展局简介

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今年庆祝成立50周年,是专责推广香港对外贸易的法定机构,服务对象包括以香港为基地的制造商服务供应商及贸易商。我们在世界各地设有40多个办事处,其中13个在中国内地,推广香港作为通往中国内地及亚洲的营商平台。香港贸发局举办国际展览会和会议,以及商贸考察团,协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拓展内地及海外市场。此外,香港贸发局透过产品杂志研究报告,以及包括新闻中心在内的数码平台,发佈最新的市场和产品资讯。有关香港贸发局的其他资讯, 请浏览www.hktdc.com/aboutus/tc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