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2016年6月15日
图片下载

贸发局次季出口指数持平 本港贸易商仍然审慎

东南亚展现商机 缅甸作为生产据点潜力优厚

2016615 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公佈,今年第二季出口指数录得37.2,与上季相若,虽然外围经济环境已经出现企稳的初步迹象,但鑑于年初迄今的出口数字令人失望,香港贸发局调整2016年全年香港出口总值,由去年底预测的零增长,改为下跌4%。

预料香港全年出口值下跌    个别行业信心有所改善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在今天的记者会上表示︰「面对2016年外部环境不稳定,全球需求疲软,本港今年的出口表现迄今远低于预期,首四个月的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下跌5.6%。今年年初,由于市场担心中国内地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加上美国增长减弱,欧盟及日本的通缩压力持续,原油价格大跌,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商业和消费信心亦告减弱。然而,全球贸易环境中期内则有望变得更稳定。有迹象显示,美国经济正重拾增长动力,中国内地经济亦已稍为回稳,而油价企稳也为商品出口国带来喘息的空间。按此推论,整体外需将逐步明朗,中期来说,应会改善全球贸易环境。」

另外,香港贸发局公佈,今年第二季出口指数录得 37.2,较上季的37.3几乎持平,各个主要行业的出口指数则表现参差。关家明补充︰「出口指数出现回稳迹象,反映香港出口商信心趋于稳定,但就短期出口表现,出口商则对市场前景仍然悲观。」

第二季出口指数与首季相若,但个别行业表现相对乐观,其中机械及玩具行业的出口指数,均于2016年首次回升至超过40的水平。相反,珠宝行业显然面临强劲阻力,该指数下跌至21.6,为自2009年第二季以来新低。关家明说︰「整个外部环境宏观来看,有望逐步企稳,令香港出口更加有利。因此,虽然个别行业还是会继续面对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中期来说,销售前景应该会有所改善。」

市场方面,出口商对主要市场的信心仍然保持审慎。四个主要市场当中,以日本的分项出口指数最高,维持47.4,与上季相同,其次是美国(45.8)和中国内地(45.8),欧盟则录得44.3。

主要市场有望逐步復甦     新兴市场持续展现潜力

世界经济在2016年初比较波动,但近期出现企稳的初步迹象。发达国家方面,美国将继续领先,年初几个月的放缓情况似乎是暂时性的。由于失业率低、工资稳定增长、房地产市场改善、家庭收支状况转佳、及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开支仍将是主要的增长推动力。

至于欧盟,经济復甦步伐虽然比美国慢,但在油价低企、量化宽松措施大力推行、以及投资反弹等因素影响下,内部需求仍然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但香港贸发局环球市场首席经济师潘永才指出,欧盟经济仍面对不少的下行风险。英国将于6月23日举行脱欧公投,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旦投票决定脱欧,可能会打乱欧盟与英国早已确立的经贸关系,对欧盟整体造成损害。

日本方面,安倍经济学和量化宽松措施成效未如理想,预料当地经济增长仍然疲弱。而日元走强应该会拖累出口,销售前景惨淡则会影响业务投资。不过,日本再度延迟调高消费税实施的日期到2019年10月,预料短期内或会提升消费信心。

另外,潘永才表示,亚洲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中国内地寻求更持续和平穏的经济发展,未来的增长将主要由消费带动,务求于2020年实现『十三五』规划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预计供应方面的改革将逐步释放市场潜力。」他相信,国家的多项政策,尤其是「一带一路」等倡议,将促进经济升级,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至于其他新兴市场,印度是不能忽视的市场亮点,当地内需不断上升,为经济增长带来动力,而庞大的人口亦可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随着区域融合加强,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流入,加上内部需求,东盟的经济预计将会持续增长。潘永才认为,中国内地生产成本持续上涨,东盟国家,尤其是作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成员的越南,以及印尼和缅甸,对香港和外国企业来说,都是潜力优厚的生产基地。

缅甸政府转型平稳过渡    作为生产据点潜力优厚

随着中国内地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珠三角地区及本港越来越多企业把生产线迁移至东南亚国家。缅甸政府转型在2016年4月平稳过渡,促进国家政策改革,并为其制造业建立发展根基。香港贸发局研究部最近派员前往缅甸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生产环境及市场条件,评估该国作为新兴生产基地的潜力。

自西方国家解除对当地的制裁后,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党于2015年11月,在全国议会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为当地经济和政治改革注入新动力。新的民选政府承诺进一步开放市场,吸引国际企业。香港贸发局亚洲及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师何达权表示︰「市场预期,缅甸政治风险减退、政府转型平稳,将成功吸引新一轮的外来投资。这次的实地考察中,我们遇到的政府部门和私人公司都不约而同,对该国的经济前景感到相当乐观。」

另外,缅甸政府积极推行经济转型,策略性地把重点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发展。该国人口充足,为成衣、鞋、钟錶及食品加工等生产行业提供大量年轻劳工。再者,为了创造一个积极的商业投资环境,缅甸政府採取以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导的发展策略,积极发展经济特区和更多的工业区。

缅甸位于中国和印度两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之间,亦连接孟加拉、泰国和老挝,具备地理优势。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预计将推动沿线国家的交通、能源和电信网络建设,而缅甸亦能作为地区贸易和投资的重要物流枢纽。

然而,何达权提醒,缅甸虽然劳动成本低,但在培训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方面还有进步空间。另外,香港企业亦应该留意缅甸供水和污水系统,以及电力供应仍处于发展初期。基建方面,与较发达的东盟国家相比,该国仍属起步阶段。不过,当地政府正积极推动改革和发展,预期缅甸可发展为东盟下一个低成本生产基地,吸引更多国际採购公司的关注。

语音广播:

http://www.hktdc.com/info/podcast/v/tc/can/1X04CQXX/2016年香港出囗表现及前景.htm

http://www.hktdc.com/info/podcast/v/tc/can/1X04CQWY/2016年香港主要出囗市场前景.htm

Description: S:\Banbi\TQ_June\IMG_0031.JPG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中)、香港贸发局环球市场首席经济师潘永才(左),以及香港贸发局亚洲及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师何达权(右),于今天举行的记者会上剖析最新出口形势,并探讨环球市场的发展和商机。

Description: S:\Banbi\TQ_June\IMG_0080.JPG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表示︰「有迹象显示,美国经济正重拾增长动力,中国内地经济亦已稍为回稳,而油价企稳也为商品出口国带来喘息的空间。按此推论,整体外需将逐步明朗,中期来说,应会改善全球贸易环境。」

Description: S:\Banbi\TQ_June\IMG_0408.JPG

 

香港贸发局环球市场首席经济师潘永才认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而国家的多项政策,尤其是「一带一路」等倡议,将促进经济升级,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Description: S:\Banbi\TQ_June\IMG_0270.JPG

 

香港贸发局亚洲及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师何达权提到,市场预期,缅甸政治风险减退、政府转型平稳,具备优厚潜力成为新兴生产基地,有望成功吸引新一轮的外来投资。

 

 

传媒查询︰

新闻界如有查询,请联络香港贸发局传讯及公共事务部:

何森源                       电话:(852) 2584-4569                     电邮:sam.sy.ho@hktdc.org

陈彦瑾                      电话:(852) 2584-4525                      电邮:banbi.yc.chen@hktdc.org

香港贸发局新闻中心︰http://mediaroom.hktdc.com/sc

香港贸易发展局简介

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 今年庆祝成立50周年,一直专责推广香港对外贸易,服务物件包括以香港为基地的制造商服务供应商及贸易商。我们在世界各地设有40多个办事处,其中13个在中国内地,推广香港作为通往中国内地及亚洲的营商平臺。香港贸发局举办国际展览会和会议,以及商贸考察团,协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拓展内地及海外市场。此外,香港贸发局透过产品杂志研究报告,以及包括新闻中心在内的数码平臺,发佈最新的市场和产品资讯。有关香港贸发局的其他资讯, 请流览www.hktdc.com/aboutus/sc

回到页首